第701章 李龍這隻蝴蝶扇出的一個變化(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要寫的東西商量好,回去怎麼辦也商量好,接下來的事情就看李青俠的發揮了。

杜春芳全程沒怎麼發言,等李龍準備走的時候,她已經從菜地里提了一筐菜出來,那筐子還是李龍先前買桃子順手帶過來,當時是連筐放在了大哥這裡。

“這是才摘的,你前院的菜地里的菜,有些腌上了,有些地方白菜也種了,帶回去吃。”

筐子里有洋柿子、辣子、茄子和一些芹菜。

李龍也沒拒絕,拉開車門把筐放到後座,準備上車發動的時候又想到了什麼,拉着車門轉身對老爹李青俠說道:

“老爹,安民哥他娘,俺二大娘是不是還在?她是不是腿腳不好?”

“是啊,今年……該有七十五了吧?”李青俠想了想說。

“安民他媽不光腿腳不好,腰也不好。安民他爹死的早,拉扯幾個孩子,累的。”杜春芳比李青俠知道的還清楚。

隨即她看看大兒子,再看看小兒子,心底沒來由的升起自豪,自己的兒子多有能耐,一開始是大兒子出來闖蕩,讓自己家裡在那個年月也沒怎麼挨餓,甚至還有餘糧接濟別人。

杜春芳不小氣,或者說心裡不放事。只要自己不挨餓,家裡的餘糧李青俠愛給誰給誰。

別人要找上她,她就直接把事推出去,反正家裡她不做主,這種性格在那個年月其實也省了不少麻煩。

接下來分產到戶了,小兒子又有出息了,這過上了天天吃肉的日子,放過去哪敢想啊?

嘿,自己就是享福的命,這人跟人就是不一樣吶。

“那老爹,你回的時候把那酒,就咱泡的那酒帶上,到時去了先給俺二大娘放一瓶酒,就說這個治腰腿疼的,到時安民哥肯定會問,你就提一嘴,別讓他往外說。”

“提一嘴啥?”杜春芳還不知道自己時不時喝一口,還感覺那味道腥臭沒有大麴酒好喝的泡的酒是啥,所以問了一句。

“提一嘴,說那酒可貴了,一瓶能賣上百。”李龍半開着玩笑說道。

“那可不興哄人。”杜春芳立刻板著臉說道,她對人品這方面還是挺重視的,看態度還挺認真。

“小龍可沒說瞎話,”李建國也覺得這個主意是不錯的,“這酒可貴。老爹,就這麼辦。安民孝順的很,他娘好了,你讓他辦啥都行。”

李龍走了,李建國和梁月梅兩個人去忙着餵豬和準備收打瓜的東西了,杜春芳心裡就擱着個事兒,回屋後她就忍不住問李青俠:

“小龍說那酒一瓶要上百……真嫩貴?”

李青俠其實已經知道那酒里泡的是虎骨了,大家都沒明說,他也就裝糊塗,反正老伴也不問。

現在杜春芳問起來,他嘿嘿一笑:

“你問這幹啥?不管多貴,那不都是兒子孝順你的?喝就行了……不管咋說,你喝着感覺咋樣?”

“那可是……真好。”杜春芳以前沒想那麼多,現在想想,自己好像感覺這段時間真就挺好,沒那麼多小毛病了。

有些東西不是說一下子就能體會到,畢竟她也不是到了安民他娘那個狀態,但時間一長一總結,就反應過來了。

“那不就行了,你管它是啥唻。我給你說,這東西放咱家,那值不值錢就是一瓶酒的事情,拿出去那就值錢了。好東西咱也不賣,就是關鍵時候起大作用的。”

李青俠覺得小兒子李龍出的這個主意,真的是太對了。

真拿錢去找李安民還不如拿以前的恩情,但李青俠性格上又不是那種人。這次原本打算厚着臉皮說的,但李龍給的這個主意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李青俠的心情自然就好了。

兩天後,吃過早飯,顧曉霞騎自行車去上班,李龍則開着吉普車去四小隊。

以往家裡人走遠門,通常都是天麻麻亮就起來收拾,感覺走的越早越好。

現在李龍不這麼干,反正知道車票是下午的,當天去了還不一定買到票,沒必要走那麼早。

最主要的是不需要等車,今天他要送老爹到烏城。

李青俠是個決策派,事情一定下來,那就執行了,絕不想着拖拖拉拉。

所以他今天就走,打算回家呆一個月左右,把事情弄完再回來。

當然這一個月時間是有彈性的,也可能長也可能短。

李龍抽空是硬想給老爹塞點錢,結果讓李青俠震了一下。

李青俠摸出厚厚一沓錢讓李龍看,以李龍的經驗,那沓錢怎麼說也得有個三四千。

想想老爹這兩年冬夏都在逮魚,也沒啥用錢的地方,也就明白了。

“就這還不是全部,我也沒敢都帶,怕路上不安全。”

的確如此,帶多錢路上被盯上了還麻煩。

李青俠收拾好東西,就是一個黑色的帆布提包。這個提包挺大,按李龍的想法最好分成兩個小點兒的,左右平衡好提。

李青俠不讓,說提一個包,另一隻手方便干其他事情。

李龍又打算把自己的那個背包給老爹用,老爺子不要,說背不慣。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大哥李建國也要去送。

送就送吧,反正自己家的車裡坐得下。

“酒帶了吧?”臨上車的時候李龍問道。

“帶了帶了,弄了個小塑料籠子,帶了兩斤。”李青俠知道這玩意兒貴,也沒多帶。

李龍想說什麼的,但都裝好了,也就沒再說啥。

反正這個時候還是可以寄的,也好寄。

吉普車開出村子的時候,路過的人要麼駐足觀看要麼大聲打着招呼。

揚起一片塵土來。

“要扎大掃把了吧?”李建國突然問道,“咱們隊上都已經有人割芨芨了。”

“大哥,今年你們是不是不打算扎掃把了?我看打瓜也快熟了吧?”

“能扎一些。”李建國坐在副駕駛位置上,邊往外看邊說,“扎一個是掙一個的錢,要是摘打瓜忙了,那就不扎了。”

其實他還是想掙這個錢的。李建國扎大掃把的本事還是挺利害的,當然最想的還是進山砍木頭把子。那個掙錢更快。

現在李建國就是再笨拙也知道山裡好東西多,掙錢容易了。

一年編抬把子和打杆子兩件事情,就能讓他賺普通農民兩三年掙不來的錢。

想想弟弟李龍還兼收貝母。貝母多值錢他是知道的,嘿,這來錢速度!

吉普車拐到鄉里路上的時候李龍才算鬆口氣,把窗戶打開,透氣。

“嘿,等回來的時候,這苞米棒子該掰完了……”

如果不是沒啥事,李青俠其實不咋想回。這在北疆獃著,身體上一些小毛病好像就沒了,特別是冬天,在有爐子火牆的屋子裡獃著,不比那冷風灌着的屋子裡舒服?

咋說呢,以前冬天主要靠身體硬扛,眼下是不一樣的。

但這大事還是要辦的。

吉普車上了烏伊公路速度就變快起來,李龍的駕駛技術也更加熟練,一路超車,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烏城火車南站。

火車站廣場人挺多,李龍的吉普車開進來的時候,不少人都在避讓,且好奇的觀看着。

雖然烏城是首府,但吉普車也不是常見的,這些人看着吉普車就好奇,進而好奇裡面下來的是什麼人。

“會不會是老幹部?”

“有沒有可能是個部隊當官的?”

“說不定人家就是辦事的呢。”

當李青俠提着黑色普通帆布包下來的時候,跌了一地的眼鏡——誰能想到下來的是個和他們差不多打扮的老農呢?

吉普車停在停車位上,李龍讓大哥和老爹先在車邊等着,他去買票。

李建國要去,李龍說他年輕,好擠——倒不是這時候買票不排隊,主要還是有些人擠着想插隊,這時候年輕有力氣就是優勢,保證自己的位置。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