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一天,陶大強、謝運東、賈衛東、梁大成等人不約而同的提着東西來到了李國家裡。
他們來之前李龍已經在了,不光李龍在,顧曉霞帶着兩個孩子也在。今天星期天,顧曉霞放假。按這邊的習俗,八月十五這天,孩子們要去姥姥姥爺家裡一起過,所以李龍就帶着媳婦和孩子提前一天到大哥這裡來。
雖然天天和顧博遠一起吃飯,但過節嘛,該一起吃還要一起吃。
老爹李青俠還沒回來,但老娘大哥在,這就行了。
杜春芳也是難得一見兩個小孫子,希罕的不行。兩個孩子這時候還小,她就在葡萄架下面鋪了一個葦席,然後上面鋪上褥子,讓兩個孩子在上面躺着玩。
李娟和李強兩個對這兩個小弟弟也是異常稀罕,一個負責拴狗,一個負責攆雞,還時不時的問顧曉霞兩個孩子能不能吃啥東西,看那情況,只要顧曉霞點頭,只要院子里有,他們立刻就會去搞來。
梁月梅也在這邊照顧着。兩個孩子三個月了,已經開始吃一些輔食,她在和顧曉霞說一些自己養孩子的經驗。
顧曉霞雖然是國家幹部,眼下隊里不少女人和她說話都有點敬畏的意思,但梁月梅沒有,她算顧曉霞的長輩,介於“媽”和“姨”之間的角色,有些生活常識還需要她給傳授。
一開始李龍和李建國兩個就在門口聊天,李龍打算過會兒去小海子弄點魚。眼下農村想要搞幾個大菜也不容易,有雞有魚就行,雞是現宰,魚就需要下網逮了。
李青俠不在,陶建設逮魚也是時不時的想起來才去,而且這魚要吃新鮮的,李龍覺得呆會兒帶上撒網去撒上幾下,就夠了。
正聊天的時候,陶大強他們提着東西先後過來了。
農村這時候走親戚或者過節送禮,東西都挺簡單,四小隊這邊普遍的就是兩瓶酒兩瓶罐頭兩包方糖,如果富裕點兒的還會加上一包糕點啥的。
而通常走親戚也是要回禮的,有些人家回禮是另拿一些,有些人家回禮是把提來的東西留一半回一半。
陶大強、賈衛東、梁大成他們提的就是酒、罐頭、方糖,謝運東另闢蹊徑,提了一條羊腿和兩瓶酒,幾個人都是騎着自行車過來的,李龍覺得他們是約好的。
院子里頓時熱鬧起來,幾個大人看着明明昊昊一頓誇,梁大成則是掏了一把糖分給娟娟和強強。
這一次打瓜的收成大家都比較不錯,各家都成了隊里其他人的羨慕對象,起因就在李家兄弟倆,所以這些人提着東西過來,主要還是表示感謝。
聊着聊着,李龍就聊到了明年打瓜籽肯定要降價的事情。
“來買種子的時候,我是給每一戶都說到了。”李建國說,“不過他們應該都沒聽進去,一個個都想着多買一些。”
“我這邊也是啊。”陶大強立刻點頭說,“我就說不要種的太多,這打瓜挑地,得沙土地,一般的地種的產量不高,他們也不聽。”
“不用管了。”李龍說道,“這些人都光想着掙錢,這時候別說種的少,挑不挑地,就連咋種他們也不一定能想。明年種的時候出事了,他們就該想起來過來問了。”
其他人都是沉默,他們也清楚,其他鄉村裡過來人問,不說也就不說了,本隊里的人過來問,那就必須得說。
“我明年是不種了。”李建國搖了搖頭,“照這勢頭,明年還不種個幾千畝?到時那些人真連賣的地方估計都找不到。”
雖然現在市場搞活,但說實話炒貨這種生意市場真的有限,而且普通人更習慣於磕花葵花子,這麼多年都是,磕打瓜籽的畢竟少數。
就眼下幾個人一碰數據就出來了,這幾家產出來一萬多公斤的打瓜籽幾乎全部都被農村人給買走了,這就是上千畝地了。
打瓜怎麼種,相信那些買走種子的人基本上沒什麼頭序,麻煩的還在後面了。
“這好不容易弄了個好種能賺錢的,這下子又完蛋了。”謝運東嘆了口氣,“眼下種糧食也不掙錢,明年也不知道種啥了。”
他說的時候就看着李建國李龍他們,很明顯是想找到他們的指點。
“不好找。”李龍也搖了搖頭,“這事我和我大哥兩個也一直在想,不過說實話眼下想找個值錢的好種的東西,真不容易。”
大家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渠道。只不過先前李建國和李龍他們種打瓜後,被證實是真的能賺錢且不是很麻煩的,所以大家跟着風。
沒想到就跟了一年,就不行了。
李龍其實心裡也已經有點想法了,不過眼下他還沒打算說出來,得好好考證一下才行。
經濟作物有一點不好的就是種出來得自己找銷路,不像種糧食直接送到糧食局就行了。
這其中的不確定性,就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不敢輕易嘗試。畢竟不是誰都像李建國家裡這樣,有錢兜底,哪怕種失敗了,至少不會給家裡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
“走,大強,咱們去小海子撒幾網去,弄些魚中午燉魚湯喝。”
“好。”陶大強笑着應了,“好久沒和龍哥一塊去打魚了。”
李建國和謝運東沒去,賈衛東家裡有事,先走了,梁大成跟着李龍他們一起帶着東西去了小海子。
李龍也好久沒來這裡了。確切的說,今年好像就沒怎麼來過。
小海子的蘆葦更加的茂盛,葦毛櫻子已經開始變黃,一些水鳥在小海子上面盤旋着,時不時的突然一頭扎進水裡,然後再飛起來的時候,嘴裡會叼着一條小魚。
這時候水邊沒有人,偶爾能看到水老鼠撥開一條水跡進入水裡,消失不見。
“看來這水老鼠又多起來了。”李龍笑着說道,“隊里人還沒人弄這個啊。”
“弄還是有弄的。”梁大成在旁邊說道,“不過這個水老鼠挖的坑都在水草里,真不好找。這小海子又比較深,像剛才那個,那就只能幹看着。
開春葦溝里有一個水老鼠讓我弟看到了,我們幾個一塊過去圍着,那裡面有水,不到腰深,我們幾個方向一堵,一人拿把鐵杴,只要那東西一露頭就拿鐵杴敲,最後就給敲死了。”
“皮子賣掉了吧?”陶大強問道。
“賣掉了,拿到收購站賣了二十一塊錢。”
陶大強笑了笑,看了看李龍沒說話。
他們當初逮水老鼠都是一窩一窩的挖的。
後面隊里人弄這個好像都沒挖過,都是看到了再逮。
陶大強雖然現在不想搞那麼麻煩了,但這個“技術”好像就他和李龍掌握着,心裡有那麼一點點優越感。
“就在這裡撒網吧。”李龍指了指一片開闊的水面說道,“這下面水深,應該能窩着些魚。”
說著他便從尿素袋子里掏出撒網,理網後,瞅准水面,轉身擰腰兩手協調一下子將網撒了出去。
“刷!”
撒網入水,慢慢沉了下去。
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撒網了,但這網一入手,熟悉的感覺又來了。
能感覺到手中網輕微抖動,李龍知道下面有魚了。
他並沒打算撈什麼大魚,有鯽魚就行。逮個三五公斤,燉一大鍋,肯定好吃。
慢慢將網拽上來,網的抖動越來越大,等李龍將網最後都提上來,能看到網底被鉛墊子約束着有不少的大大小小的鯽魚。
“不少啊,得有個兩三公斤。”陶大強笑着說道。
“小的不要。”李龍蹲下把那些小點兒的鯽魚撿着扔進了水裡,一邊在岸邊上用泥圍着小坑放魚一邊對陶大強說,“你來撒一網。”
陶大強笑着接過撒網理了起來。
李龍把水坑圍好,把那些活蹦亂跳的魚放了進去,看着它們激起水花,歡快的游着。
有兩公斤多的大鯽魚,還有兩條沒長成的五道黑,兩條比較大的狗魚。
小狗魚身子滑都鑽出網了,再大點兒的沒辦法鑽出去,就被網進來——這也算意外之喜。
然後李龍就看到水邊泥地里有不少花葵瓜子皮。
他猜測應該是清早逮魚的那些人下網或者收網前後磕的。
看着這一片瓜子皮,李龍心頭一動,看來自己的應該是不錯的。
就連隊里的這些都在磕瓜子,說明這玩意兒是真的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