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噗,噗噗,有聲音沒有?有……好,四隊的聽好了,現在通知一下,通知一下啊,各家,我是說每一戶出一個人,到隊部來,過來領肉。動作快點兒,每戶出一個人過來隊部領肉。好了,我再通知一遍……”
當天上午,四小隊的大喇叭突然傳出來的聲音,讓各戶聽着都是驚喜。
知道消息的倒也罷了,不知道消息的還真就是驚喜。
畢竟自從分田到戶,大鍋飯時代結束,哪還分過東西?大家都是自己顧自己,隊里原本公有的東西都折價賣了出去,賣的錢一部份隊里公用,一部分用在修補水渠閘門等東西上。
要說錢,可能有一些,但肯定不多。
今天竟然要發肉,這是太陽打西邊出去了?
一條葦溝之隔的三小隊人聽着這喇叭里傳來的聲音,那就是非常羨慕了。
四小隊因為一年能接好幾次大活,本身就比其他小隊有錢,買拖拉機的買自行車的很多——目前三小隊還就一台東方紅七十五鏈軌拖拉機,小四輪拖拉機還一台也沒有。
比不了啊。
現在人家隊里又開始發肉了,自己隊里發過啥呢?
不用想肯定是沒有了。
陸續有人往許成軍家裡去,到地方後發現,許家整個院子里擺滿了一塊塊的肉。
有些是半條腿,有些是一塊肋巴,有些是一截脖子。
幾頭野豬身上的肉都不一樣,大家的想法也不一樣,怎麼分肯定都會有不滿意的。
不過許成軍有辦法。就跟分地一樣,地上鋪上袋子,把肉砍成大致差不多重的份量,內臟也一樣,擺好後上面標上數字,然後按戶數做出抓的鬮來。
抓着哪一塊肉就算哪一塊肉,合適不合適看天意。
當然如果抓完了,有想換的當時也可以換,那時候許成軍就不管了。
很快,四十多號人到了,許成軍眼尖,看到李建國家沒人來,心想這李家就是大方,這七八公斤肉就不要了。
“來來來,過來抓鬮,抓到幾號拿幾號,別再看了,再看一會兒蒼蠅在肉上下蛆了!”
許成軍讓各村民小組長維持秩序。李建國不在,就讓陸英明維持那一組的秩序,然後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抓鬮。
大家對這個沒啥異議,本身分肉就是意外之喜,吃什麼不是吃呢?況且大家也明白,呆會兒抓到了,如果不想要的話可以換。
畢竟有些人喜歡吃豬頭,有些人喜歡吃後座(屁股)。
雖然是隊里發肉,但在等着抓鬮的時候一說話一交談,大部分人就明白過來,這是李龍打來的野豬,上交給隊里作為人家蓋馬號的地費。
“人家李龍專門把肉送到隊里,讓隊里發肉,就是不想拿這個名聲。”許成軍聽到議論,說道,“我還給你們說,小海子鄉里有人要承包,那要承包了你們想逮魚的可就逮不了。
李龍知道這事,提前把小海子已經承包了,所以你們還在小海子逮魚賣錢的人,得感謝人家李龍。不然的話,你們再逮就是違法的了。”
連聽到幾條關於李龍的事情,隊里這些人一個個都挺吃驚,特別是今年在小海子逮魚賣的人不少。
這些人倒也不像李青俠和陶建設那樣經常去,是農閑的時候會過去逮個魚,趁早市的時候賣倆錢零花。
後世這些人逮魚就只能去大海子或白土坑等水庫;因為上一世這個時候小海子已經被洪水衝垮掉了,裡面的大魚都跑完沒有了。
現在小海子的魚還在,所以大家還能逮到,就近原則,大家也知道小海子魚好吃,自然就逮這裡的了。
現在聽說小海子讓李龍承包了,聽這意思李龍承包了不會禁止隊里人逮魚,那就跟沒承包一樣嘛。
也不一樣,這是在給隊里人發福利啊。
大家這麼一聽,對李龍的感官又有了變化。
不過有些人聽了就起了其他心思。小海子能承包,那意思是不是隊里其他公用的地方也能承包?
抓完鬮後,按號各自把肉拿走,有人不想吃內臟,有些人偏偏喜歡吃豬大腸,就換吧,許成軍家裡這時候亂鬨哄的,一直到半下午才算清靜。
雖然院子里搞的亂七八糟,但許成軍還挺有成就感的,他能感覺到大家拿了肉,在知道實情後,對隊里還是挺感激的。
畢竟這種事情,四下里打聽打聽,也就這邊獨一份吧。肉是李龍弄來的,但這事情是隊里組織的。
當然,作為隊長,他留下一個豬頭,肉也是事先挑好的,這點特權還是有的。
包括李建國那一份肉,還有好幾份肉沒人拿,許成軍騎着自行車給送了過去。
“嗨,小龍給家裡送了一頭豬,我們就想着不要隊里分的肉了。”李建國解釋着,“還讓你送過來……”
“那小龍給的是小龍給的,隊里分的是隊里分的,那能一樣嗎?”許成軍笑着說道,“對了,老李哥,小龍說了沒有,這葦把子……”
“目前還沒說,估計快了吧。”李建國說道,“現在葦子黃了,時間差不多應該到了。”
沒得到具體消息,許成軍略有點失望,他這麼急着問主要是今年的編抬把子和扎大掃把的活,李龍都給其他村分了一些。
雖然李龍分給其他村的本意是因為本村完成不了那個數量,但許成軍還是有點危機感的。
所以這一次送肉,他不僅送來了給李建國的肉,還有李龍的肉和顧博遠的肉。李龍單獨分戶了,顧博遠的戶口也沒挪走。
這三份肉許成軍留的都是排骨、後座,還帶着油,都是上好的東西。
雖然份量不算多,但這心思就挺明顯了。
既然送來了,李建國也沒推辭,說等李龍這邊消息一出來,他就去找隊長。
許成軍離開後,李建國把這肉留了兩份,剩下的一份帶着去到老馬號,交給了老羅叔。
老羅叔自己領了一份,正在院子里處理着,燷成肉油,這邊李建國又送來一份,他連聲說吃不完了吃不完了。
“小龍的那一份,他在縣裡有肉吃,你就留着吧。他說你這裡還要招人,那吃的消耗的自然就多一些。”李建國說道,“年紀不小了,幹活的時候悠着點,可別閃着了。”
“嘿,知道了。”老羅在李龍面前是老羅叔,在李建國這裡可不算,都是一批過來建村的,說話更隨意一些。
李建國離開後,老羅叔笑着慢慢燷肉,這肉能吃到春節了。
冬天李龍肯定還會打獵,那時候肉會更多。
這天天吃肉的日子,以前是真的不敢想啊;以前的地主老財也沒這麼過日子的。
這時候的日子,真好!這改革開放包產到戶,日子真好。
中午吃過飯,李建國和梁月梅想着沒啥事,也把自己家裡的這些豬肉都處理一下。雖然早晚天涼,但這肉放兩天也得臭,得儘快處理。
干這事情李建國和梁月梅兩個就夠了,李青俠沒事幹,乾脆騎自行車叫上陶建設,兩個人又去下網了。
李建國和梁月梅正在院子里忙活着,滿院子都是油炸肉的香氣。
或者說,這個時候整個村子的上空瀰漫的都是肉香味兒,而且時不時的能聽到大人孩子的笑聲。
下午李龍開着吉普車過來了。
看到李龍匆匆趕過來,李建國等他下車便問道:
“是葦把子的活下來了?”
“嘿,大哥你猜的真准。”李龍笑着說道,“不過今年葦把子比去年少,一萬個。”
“啥意思,以後收的都少了?”
“嗯,我估計再過兩年可能就不收了。”李龍給大哥分析着原因,“現在水泥生產的越來越多,有預製板,後面人蓋房子都開始用水泥預製板了,那個結實,不用上房泥,房頂上面平還能曬東西……”
“也對。”李建國嘆了口氣,“唉,以後掙錢的進項又少一個……那抬把子和大掃把……”
“抬把子後面肯定也是越來越少,幹不了幾年,畢竟以後車越來越多,那抬把子抬不了多少東西,還要佔兩個人,早晚得淘汰。大掃把因為今年這事,估計還是能幹好幾年的。”
因為現在大掃把質量的嚴格控制,導致原來今年要發生的事情,被李龍這隻蝴蝶給扇的調整了方向。
所以李龍判斷,這大掃把的活只要供銷社還在,會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