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不想一起過年的楊大姐(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臨走的時候,李龍把那頭打來的狼,和一隻黃羊給連隊留下了。

不然的話,東西多的裝不下。

“小龍啊,我給你說,春節後你要有空再來的話,我還能給你弄上幾十張皮子。”大老陳接受了那頭狼和黃羊,然後給李龍做了保證。

“後面,咱連隊打到的皮子,都給小龍留着,反正就幾十公里路,對別人來說得走一兩天,對小龍來說,那不就是一腳油門的事情?”

王明軍看着李龍的吉普車還是挺羨慕的,這玩意兒只有團領導才能坐,而且一個團場就一輛,基本上除了團長和政委,其他人別想坐。

雖然聽李建國說這車是州聯社的,但明顯能看出來,這車就是供李龍隨意支配的。

這也行啊。

李龍留下了狼和黃羊,這玩意兒對連隊來說不希罕,不過王明軍承李龍的情,打算再往車裡塞一些東西,李龍趁機提出來要一些子彈。

“嘿,這好弄。”王明軍扭頭就讓文書給抱來一鐵盒子彈。

兵團這時候用槍比較方便,民兵的訓練比地方鄉鎮的嚴格不少,子彈也好弄。

李龍他們上車離開,王明軍和大老陳兩個目送着吉普車遠去後,才慢慢往回走。

“老司務長還是那麼能喝啊。”大老陳感慨着,“我看走的時候步子還穩着哩。”

“那是,當年就沒見他喝多過……”

“有過一次吧?我記得好像是石城酒廠的人過來指導,那個女技術員找他拼酒,好像就喝多了?”

“那次多了嗎?我咋不知道?”王明軍疑惑的問,“我也記得那次,好像是咱們連的燒鍋子剛弄起來時間不久……你記性可好啊。”

“嘿,那能不記得?我當時都想着,那個女技術員是看上司務長了……”大老陳一臉的八卦,“要不是沒過多久司務長就讓他爹給叫回去了……”

“怪可惜的。”王明軍扭頭看了一眼,突然又問道,“這皮子,賺了多少?”

“全部加起來,加一點兩千。”大老陳說道,“這小龍給的價的確公道,比當時收皮子的二道販子多好幾百。”

“能開起得吉普車的,不在乎這一點吧。”王明軍點點頭,“北面沙窩裡這麼多黃羊,不行年前咱們再組織民兵打一回,打到的肉各家分去,皮子交給連隊就行了。”

“好,我覺得也好。”連隊沒有養牛羊,養了一些豬,但也不算多,這吃肉大部分要從沙窩裡來找。

沙窩裡東西多,黃羊,馬鹿,狼,野驢,刺蝟,狐子,蛇……

除了狐子比較騷大家不吃外,其他的都沒放過。

這對於兩個人來說是小事,大事還是開春的種地。不過在這無聊的冬日,李建國他們來一趟,給連部的幾個人增加了好多天的談姿。

回程的路上,李建國坐得很穩,眼睛很亮,並沒有吐酒的反應。

“……那時候,連隊的地不大,每年也都是在開墾新地,種啥東西,腦袋一拍就有了。就打比方種這個蘋果,就是五六十年代,種糧食豐收,足夠吃和交的,再種糧食沒啥動力,就想着種其他的。”

“那時候和石城農科所關係好,想着啥苗子都整一些,最後種好的就是蘋果和梨。”

“燒酒是會釀酒的職工一塊弄的,我就覺得大家冬天嘛,偶爾喝喝還是可以的,比買的強。剛釀出來的酒麴子味重,但有些人就愛喝這個,說這才是糧食酒該有的味道。”

“嘿,我的酒量就是這時候練出來的,我還見到一個酒量更大的女的,當時到我們燒鍋邊上,看着那酒缸里的酒,拿着搪瓷茶缸子,妥一缸子嘗,邊嘗邊說哪個好喝……老爹你記得不記得,我六幾年頭回回去的時候,帶的酒就是那個女技術員說的我們這裡最好的酒。”

“嗯嗯,記得記得……”李青俠聽着點頭,他其實沒喝多,但此刻還是有心事的。

“……可惜了了……”李建國突然感慨的說了一句,不過隨後就轉換了話題:

“那時候的職工真能吃啊,我就是那時候學會的蒸饅頭。咱在老家哪有白面讓蒸饅頭的?有點白面,都過年下麵條了。這連隊那時候種麥子產量不高,但地多啊!

蒸饅頭就得多揉,我力氣也是那時候練出來的,老連長說我斯斯文文的,當文書還行,當司務長可不行。當司務長,得有力氣,得能鎮得住炊事班那些老油條,我就練……

那蒸饅頭真費力氣,面得多揉,那麵糰子也大,發起來後得揉好多遍,再醒面,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才又大又白又香又好吃……”

“真沒想到,他們還記得我啊,也算不在這裡白呆了……”

李龍扭頭看了李建國一眼,感覺到大哥精神頭還挺亢奮的,便問道:

“大哥,那王連長說你們一起戰鬥過的,那是啥情況?”

“嘿,不就是那時邊民叛變嘛。那時候那麼多人往西跑,聽那邊的人胡說,說啥天天吃麵包黃油……那黃油有啥好吃的?那麵包有啥好吃的?還不如饅頭哩!

當時我們兵團抽調人過去收拾殘局,你都不知道,那些人走的時候都瘋掉了,啥也不要,拖家帶口人就走了,滿山扔的都是帳篷、牛羊,我們就是收攏這些。”

“那也不算戰鬥啊?”

“嘿,那時候怕有特務啊,都帶着槍,睡覺的時候也睡不踏實,就害怕出啥事情,那時候就是戰友啊,雖然我沒當過兵,但那個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個戰士……”

六幾年那一次伊塔邊民事件,李龍也是聽說過。後世的解讀更多,而且再過幾天,這邊因為改革開放生活條件好了,而那邊因為蘇聯解體,物價飛漲,許多當時奔着“好日子”過去的人,又會想着往回來,說他們原來就是中國人。

當然,國家是沒放開這個口子的,出去可以,讓你出去,但想進來,那就不是你說了算的了。

這趟出來,李龍覺得最大的收穫不是那幾隻黃羊,也不是那些皮子,而是大哥這一路上講出來的這些經歷。

如果不是來了這一趟,如果不是今天喝的太多,恐怕大哥永遠不會說這些事情的。

在李龍的認知里,大哥永遠是那麼沉穩,只要不是至親有什麼急事,他是真的經常會三思而後行。

骨子裡是那種傳統的文人——不是犬儒那種,是真的那種我可以好好和你講道理,在你不講道理的時候,我也略通拳腳的人。

但基本上大家都願意聽他講道理。四小隊文化人不算多,有腦子的文化人就更少了。

李建國算一個,顧博遠算一個。但顧博遠是那種你就是找我幫忙,那我也要看心情,看想不想,大部分時間是不會去幫的,除非親朋。

李建國不一樣,作為村子的元老,他內心裡一條基準是把村子變得更好,所以除非像顧二毛家那樣結了仇的,否則的話,無論是誰找上門尋求幫助,他至少會幫忙出個主意之類的。

李龍甚至在想,自己這個“熱書記”性格,其實也是大哥李建國本性的“升華”。

熱書記,是熱心書記的簡稱。這年頭,隊長管幹活,書記管政工,其實主要體現出來的,就是幫着大家解決困難,解開思想疙瘩。

所以熱書記指的就是那些非常熱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人。

李青俠一路上還擔心自家老大可能會吐酒,畢竟這路不是很平穩,車裡又堆了那麼多皮子騷哄哄的不好聞。

沒想到一直開到了四小隊李家大院子里,李建國都是清醒的,下車都不需要人扶,走的穩穩的。

梁月梅等人聽到吉普車聲響,都出了屋子,包括杜春芳也站在門口關切的看着。

李龍下車看着老爹和大哥沒事,就往裡搬東西。

“這都哪裡來的?買的?”梁月梅看着水果之類的,疑惑的問道。

“路過大哥原來呆的連隊,人家送的。”李龍解釋了一句,“大哥的老同事還在,我們在那裡喝了一場酒。”

“聞到了,你大哥又喝大了。”梁月梅搖了搖頭,“這又得難受兩三天。”

吐酒傷胃,不吐酒傷肝。

“這水果別全放屋裡。”梁月梅把兩筐水果放在廚房裡,開始分,“你帶一筐回去,還有這酒……”

“酒我不要。”李龍急忙擺手,“不缺這些。”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