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另有兩萬多本地人,被征去大陸戰場上當炮灰。

與血脈同胞自相殘殺。

這件事,是K對不住台灣。

如狼狽的父親,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不是好好地對待它,補償它,而是只把它當成反。/攻大陸的據點,當成了一隻小肥羊,不停地薅啊薅。

有這樣的父親,比孤兒時期,日子過的更苦。

***

日本走了,老蔣來了。

走了一批人上人,又來了一批人上人。

飽受壓迫的台灣人,覺醒了反抗意識,以天馬茶房私煙事件為導火索,爆發了持續三個月之久的“二二。/八”,目的是反專制、反獨。/裁、爭民。/主。當局表面上示好,同意協商,私底下從大陸徵調軍。/隊,等軍。/隊一到,便推翻了公開的承諾,進行武力鎮壓。並在行刑時,強制周圍學校停課,叫老師帶着學生們來觀看“不聽話的下場”,以示警戒。

一萬多人犧牲,多為社會精英。

在此事件中,CPC的表現贏得了本省進步青年們的信服。

他們對祖國的認同,由白色祖國轉向了紅色祖國,一部分人潛往大陸,投奔光明,一部分人選擇留在本省,要為理想而鬥爭,為人民謀福祉。

連皓賢導演88年拍攝的《基隆往事》中,女主孚美的哥哥,就是後一種人。

為了維護統治,K採取了一系列高壓措施。

行動上,積極抓捕地下。/黨。

思想上,進行全方位的文化管控,控學校的教育,也控書籍的流通。

台灣進入了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期”。

封鎖了歷史,也封鎖了資訊。

***

49年頒布《反。/動思想書籍名稱一覽表》,禁書目錄多達429種。

三十年代,北平文壇領袖盧巡先生的批判性雜文,是查禁的重中之重。

作品不能含有“解。/放”、“中。/共”等字眼,作家真名or筆名裡帶個“左”字,他/她的書是要被禁的,書名里含有“左”字,也是要被禁的。

直禁到書里

沒有一朵向日葵在盛開。

沒有一面紅色的旗幟在飄揚。

59年“暴。/雨專案”,專門針對武俠小說展開清查。

當局認為,這種有打打殺殺場面描寫的小說,會荼毒青少年的思想,小說中“拉幫結派”的行為,也為圖謀不軌反當局的人,提供了借鑒的可能。

全省七個縣市,同步行動。

一口氣查禁了包括民國大陸時期、當代香港在內的武俠作品,共404種。

主營租書業務的書店書架上,幾無存書。

***

禁書令時不時地就擴充一輪,主打一個閃電行動,措手不及。

對於搞文學創作的人來說,猶如一場漫長的凌遲。

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被丟進監獄里。

香港武俠四大家之一的翁在鼎,在台灣念書時,還沒開始寫武俠小說呢,僅創辦了一個校友間互相捧場的“華夏詩社”,寫詩歌頌華夏大地上的長城、黃河、峨眉、崑崙、武當等大好河山,就遭檢。/舉入獄。

不過,他在監獄里過的還不錯。

獄警和牢友都是他的讀者。

經過秦庚等人的力保,他在關了三個月後,得到釋放,被判了個驅逐出台灣。

身無一物之時,流落到了香港。

香港武俠四大家之一的秦庚,其作品亦是禁書令的重中之重。

不過,他的小說太受歡迎了。

台灣的書商們捨不得不賺這個錢,每每將他的作品,改了名字,隱去敏感字眼,將有反。/動嫌疑的情節,刪刪減減,再張冠李戴到鴻沉客的頭上,變相流通於市面,俗稱盜版。

要等到老蔣老去,小蔣上位,他的作品才陸續解禁。

以原本的書名,正式在台出版。

台灣武俠四大家,鴻沉客、司空曇、折月樓主、方病骸等人的作品,比起秦庚、余文疇等人來,就欠缺了歷史文化底蘊,常被評價為:情節制勝,少於厚重。

“架空”,是高壓管。/控下的無奈選擇。

人先得有命,才能寫作,也得有人身自由,才能去快樂地花掉賺來的稿費。

因而,他們的筆下,幾乎不涉及真實的朝代背景。

江湖,彷彿是獨立存在的。

第57章

鴻沉客VS湘風送爽1……

昨夜,蘇椰睡得很沉。

一早六點的鬧鐘響了三下,她都沒有醒。

她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好長、好深、好苦的夢,夢裡整個人都憂鬱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