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里,塑造了三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
在寫到紀無儔聽聞左雁翎的死訊,該多麼傷心時,他不由地聯想到了晚年,若是嘉年走在自己前面,他會如何?
一時間,只想到了四個字:痛不欲生。
他就想象了那麼一次,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而就那一次,成型了他早期小說里的一個固定規律——
男主眼睜睜地看着女主死去,或是活生生地失去了女主的愛,便會傷心到一夜白頭。
第102章
余文疇VS碧螺玉粒4……
《滄海奇情錄》問世後,余文疇的人氣達到了巔峰。
不過,兩年後就被秦庚趕超。
有不少評論家閑筆,將他倆文筆、劇情、立意等各方面,進行羅列對比,大多得出秦庚更有潛力,每一部新的作品,較上一部都有巨大進步,在主角人設的打造上,也做到了無一重複,而前者不明顯。
余文疇的心性,跟他的文風一樣,平和樸實。
他寫武俠,最初是被報館總編以大局觀說服,應付差事,後來有了小家庭,為了提高收入,自己主動去寫,到了如今,是真心地愛上了‘武俠’二字,就像象棋一樣,已經不可或缺了。
沒有想過,一定要比別人寫的都好。
寫了有地方收,有人看,就很好了。
他筆耕不輟的三十年,寫了四十多本武俠小說。
不知是否用腦過了度,年紀大了,記性變好差——
在外逗留久了,會記不清回家的路,記不得家裡的門牌號,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出國旅行,行李箱里的必備物,總是缺三少四,甚至以為,護照早就放進口袋裡了,伸手一掏,卻什麼都沒有……
章嘉年意識到,他的問題有點嚴重。
了解到了澳洲有緩解他病情的醫療技術,便全家移民去了澳洲。
寫作生涯,暫告一段落。
***
一般評價余文疇的地位,只排在秦庚與折月樓主之下。
跟民國時期的夷陵老叟,伯仲之間。
他是一個厚道隨和的人,生平從不跟人
結怨,不過,也有些舊時文人的迂腐之氣,不太懂得場面上的逢迎,有了章嘉年這個賢內助,才不至於吃很多虧。
他的作品,文學價值很高。
他的文筆,典雅平正,由於本身國學功底深厚,喜好吟詩作對,同樣在武俠小說里加入詩詞歌賦,手法比鴻沉客更為純熟、精妙,他的用典,也比鴻沉客更高明。
他的格調,在舊派武俠之上。
以文人之筆,摒除了暴力與弒。/殺傾向,在尊嚴、正義、護國、愛民的基礎之上,提倡‘以俠勝武’的理念,點出了一本上乘的武俠小說,寧可無武、不可無俠。
當然,作為香港武俠的祖師爺,起勢太早。
在後世的讀者眼裡,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不足的地方——
比如,他筆下的男主,總不如女主受歡迎,常常被人詬病,缺少魄力與決斷;
比如,正、邪陣營的劃分,太過分明、刻板;
再比如,他每一部作品的發揮,都極為穩定,第一本小說和封山之作,水平沒多大區別,寫了一輩子,寫的都是那一套。
不像秦庚,本本都有明顯進步。
到了晚年,他還愛上了配平文學——
總不忍見筆下的人物,孤零零地過一輩子,主角、配角都要發一個對象,沒有誰再為了誰執迷不悔,強行包餃砸。
***
97回歸,作為進步文人,余文疇受到了不少優待。
他是第一個加入CN作協的武俠小說家。
經過治療,他的失智症得到了緩和,不習慣在澳洲閑待着,不是飛往世界各國,圍觀象棋大賽,就是受邀到大陸來,參加各種各樣,武俠專題的座談會,為大陸新武俠作家們的新作,題名作序。
並在與大陸學者的交流中,聊出了一個影響至今的觀念——
武俠小說,是成人童話。
八十多歲,出席恩師費友文先生的誕辰百年慶典,夜間住旅館受了涼,中風不醒。
如他所想,走在了嘉年的前面。”
***
蘇椰聽完了余文疇的故事。
跟自己想象中的差別不大,一點都沒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