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出版社辛苦了一年,才能完成一本正版武俠小說的出版。

而這時,盜版書商已經盜印了,同一位作家的全集,在市面上流通了。

正版怎麼打得過盜版?

利益驅使,還多出了不少冒名家之名的三俗武俠。

上頭一看:淫。/穢啊!

86年,武俠小說第三次遭禁。

除了重罰非法出版,還下發了重申嚴禁淫。/穢出版物的規定,指出武俠小說現狀太多太濫,強調兩三年內,“各出版社一律不得再安排此類品種”。

出版單位也會提出抗議——

“余文疇、秦庚都是統一戰。/線對象。”

“出版武俠小說,也是打破傳統禁錮,這是符合‘雙百方針’的呀!”

但抗議無效。

盜版盛行,冒名無數,港台的武俠名家們,都深受其害。

台灣的還好,大部分火起來的時候,約稿不斷,忙不過來,就找代筆,導致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名聲么,自己也沒多愛惜。

香港那幾位,可都要臉。

余文疇幾乎一輩子,都在寫折羅曼派,都在寫“反清復明”,主角除了秦沖等個別人士,都是折羅曼派一代又一代的傳人。

前傳、後傳、同人傳,都在他自成一派的宇宙系統里。

沒有給盜版書,留出什麼發揮的餘地。

秦庚這麼重視名譽的人,也不想被盜版啊。

看到那些秦更作品、泰庚作品、秦康作品、秦庚原作、秦庚新作、秦庚巨作、秦庚名作、秦庚續作、秦庚力作,真的好氣。

生完了悶氣,就想出了一個絕招兒來——

親手寫了一副對聯;

對聯里的每一個字,代表他的一部作品。

寫完拍照,刊印到自家的《野馬》報上,打出名氣。

這樣一來,真正的秦庚迷們,都懂得,正主的作品就這些,多餘的一本都沒有。

本來么,台灣的武俠小說家,文品就不如香港的。

愛找代筆,代筆都形成了產業鏈了。

再經盜版一折騰,名聲就更不如了。

***

武俠小說的流行,是市場邏輯的產物,禁不如導。

磕磕絆絆地,又迎來了第三次解禁。

90年,大陸正式頒布了《著作權法》,隔年施行。

92年,CN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一個月後,新聞。/處發布《關於調整部分選題管理規定的通知》,放寬了武俠小說的審批,由專題報批,降級為“按照一般選題管理程序安排出版”。

至此,盜版書商們的好日子,將盡了。

95年前後,大陸的正規出版社,陸續地跟秦庚、余文疇、鴻沉客、司空曇、翁在鼎等人簽下了出版合同。

大陸的讀者們,才得以看到他們的正版作品集。

折月樓主因病早逝,已離開很多年了。

他的好朋友方病骸,幫他協調了所有作品在大陸的出版問題。

到97回歸,港台武俠小說的流通,基本完成了正規化。

第106章

車禍現場……

蘇椰是真沒想到——

原來,武俠曾經在大陸這麼火熱過啊!

無論上頭怎麼禁,都禁不住,且越禁越熱。

紅紅火火地,養肥了大陸的盜版書商們十餘年,到一切步上正軌了,反倒越來越不火了。

她的印象里,這幾年就沒有什麼收視率很高的武俠劇。

看來,是生不逢時啊。

她查資料,查的很投入,這一段“武俠”在大陸反覆被禁、解禁的歷史,雖不及各方勢力在香港的角逐那麼複雜,也很好品。

期間,姐弟倆沒有過一句交流。

時間一晃,就到了中午。

她這才抬頭,看了一眼歐陽陽,見他在草稿紙上划拉兩下,就撓兩分鐘的頭,再划拉、再撓,反覆幾次了,愣是一個字都沒往練習冊上填過,像是被什麼難題困住了?

以往呢,她都會走過去,敲敲桌子。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