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那些人,御史們只知道抓着小辮子就不放,屁點大的小事都被他們說得彷彿捅了天大的簍子。
一有問題,文官們你反駁我,我反駁你,互不相讓,群龍無首,沒個章程來。武官們就更別提了,一個個跟木頭樁子一樣杵在那裡。
你不問他們意見還好,只要問,就是臣願領兵征討。
打,打,打,也不看看國庫豐不豐盈,百姓們願不願意遷離。
太監總管李清倒是忠心,處處替他着想,但關心來關心去的,不是他這個皇帝有沒有吃飯,就是有沒有好好睡覺!要是能睡得安穩,誰不想早些歇息。
慕容弘德正看着番邦諸部呈上來的書信,這扭扭捏捏的筆畫看得他一陣頭疼,還沒有批註,讀起來費勁。
恰此時,李清通報——聶相到了。
慕容弘德喜出望外,趕緊招來聶文崇。旁人只道他寵信聶相,頗有怨言,可滿朝文武有誰如聶相這般極具才華的。
聶相年輕時曾自學多國語言。往年,大盛朝年節盛典,附屬國前來上貢朝拜,都是由聶相陪伴其左右的。他才華橫溢,又長袖善舞,為附屬國與大盛朝之間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倒不是說他大盛朝就沒有精通外文的人才,只是,帶一人就可以與四國有效溝通,他又何必找來四個翻譯跟在他左右。
更何況,會翻譯不算什麼,還能精通各地風土人情,替他出謀劃策,想到應急之法,這便是能耐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聶文崇只有一女,連個義子都不曾有,從不站隊,只效忠他一人,這樣的人,他要是不用,還用誰?用戶部尚書劉稷,劉家的人?那他更不用睡了。
等到君臣二人把番邦那點事處理好,並且下了聖旨傳令下去後,慕容弘德才有空詢問起聶文崇關於永寧公主的事。
他在等他替永寧公主求情,替蘇貴妃求情。偏偏聶文崇一句廢話也沒有,靜靜站在他身後。
聶文崇心裡想的是,就連四殿下都不摻和這事了,他一外人更沒理由關心,我就等您老說,您說逮誰就逮誰,您說關誰就關誰,您說殺誰就殺誰。
左右這些人,跟我關係都不大。
最終還是慕容弘德深嘆了口氣,問道,“老四沒跟你一道回來?”
“四殿下自告奮勇,替老臣回府報平安去了。”
“哦?他還有這份閑心,莫不是衝著你家暄和去的?”
聶文崇眼觀鼻,鼻觀心,淡定道:“臣說過,臣就暄和一個女兒,臣還想多留她幾年,不曾想過將她婚配,還望皇上成全。”
“好,好,知道你疼女兒,孤成全就是了。”慕容弘德展顏道,“只是,你沒跟老四說蘇貴妃和永寧公主的事?”
“說了。”聶文崇略一沉吟,便將城門口慕容元嶸對他說的那番話重複了一遍,末了,還加了一句,“四殿下說,比起求情,他更不想讓皇上為難,皇上乃是國之根本,先是一國之君,再是一家之主。以大局為重,他懂。”
慕容弘德聞言,沉默良久,許久才輕嘆了口氣,不置一詞。
第156章 開局就變白蓮花12
12
聶文崇踏出書房的時候,正好撞見蘇貴妃,正糾纏着大太監李清,讓其替她通報。
見到他走出,蘇貴妃彷彿看到了救星,眼巴巴地湊上前問道:“丞相,皇上可是在裡頭?”
聶文崇神色淡然,“皇上剛處理完政事,如今要歇息了,李公公,你趕緊進去伺候吧。”
這要是聰明人,早就偃旗息鼓,老實殿里待着了。偏偏這位就像聽不懂人話,非還要往裡擠,生怕皇上來不及罰她。
被侍衛們攔住,反而將目光投向了聶文崇。
“丞相,元嶸呢?他怎麼沒回來?”
“元姝那孩子被禁足在殿中,不吃不喝的,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元嶸到底跑哪去了,也不知道回來替她妹妹求個情!”前半句,蘇貴妃說的慈母心腸,痛心疾首,後半句,說得牙痒痒的,一臉責怪。
聶文崇:……
算你小子跑得快!還真就在這等着了。
“那蘇貴妃若沒什麼事,臣就告退了。”聶文崇行了個禮,也不聽她廢話,轉身離開。
回到相府,原以為能看到候在門口的貼心小棉襖,可惜——連個人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