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面對北伐過程中,中共力量的迅速崛起,國民政府開始擔心了,董主席也開始擔心了。

於是,尋了個莫須有的由頭,開始策劃“清共”行動。

不光是中共方面的人被逮捕槍殺,國民政府甚至連非共的左派進步人士也一併通緝抓捕,國民政府掀起了針對中共的血雨腥風。金陵城內,每天都有大批的中共人士偷偷離開這裡,回到武晉市——中共重要的發源地。

而另一邊,日本人掌控西北地區,大量的日本人從國內移民到西北地區,將這片土地上的農民聚集起來,趕到“部落”群居。

這種叫做“部落”的群居生活就是將西北地區的農民們趕離他們世代生活的村子,趕到一整片不適宜耕種的窪地,除了雜草,再無其他。

被趕到這裡的農民們為了活下去,只能搭建臨時的窩棚,或者挖土坑在野外生活。甚至為了防止農民們逃跑,日本人還特地修建了四米高的圍牆,牆頭上有鐵絲網,四個角處還有炮樓,炮樓上架着機槍,誰跑就打誰。

這些被日本人圍困起來管理的農民,就像是被他們圈養的奴隸,每天天不亮被驅趕着下地幹活,替日本人種糧食,吃的是石頭一樣硬的混合面的餅,喝的是髒水,住的更是環境惡劣,頭頂連片遮風擋雨的屋檐都沒有。

長得漂亮的女性,直接被拉到了軍營,能活着出來就已經是造化。

西北廣袤的土地被日本人徹底佔為己有,另一方面,他們又從文化、經濟多方面侵入,辦學校,開工廠。

一晃三年多,1931年春。

金陵城內,今夜,董主席在官邸設盛宴,歡迎國民軍第九軍軍長黎榮廷及家眷。

天還未暗,燈火通明,國民政府中舉足輕重的官員三三倆倆的,攜帶家屬出現在董主席官邸。

今晚,他們這些人都是作陪。

金碧輝煌的大廳,大理石的台階,名貴的地毯,明亮璀璨的水晶吊燈,一切都極盡奢華之意。

曾鎮義一現身,大廳里出現了個的小高潮。

曾鎮義一貫深得董主席信任,他所率部更是董主席的嫡系部隊,清一色的美式武器裝備,讓其他軍隊眼熱得不行。

美製的榴彈炮、山炮、迫擊炮、戰防炮……應有盡有;火箭筒、重機槍、輕機槍不說上千架,幾百架總有的;衝鋒槍、步槍這些都不必說,人家多的都不太想要了。

這些裝備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從當初曾鎮義作為東南戰場上的總指揮,打敗陳桐之後,一點點補齊的。

補着補着,就補成這樣了。在眾人看來,曾鎮義在董主席眼裡的地位,那是無人能替代的。

但事實如何,怕只有曾鎮義知道。

他的女兒被老董送給了美國人,他所率部的這些裝備,並不是董主席想給他的,而是他女兒在大洋彼岸給他掙回來的,董主席不敢得罪美國人。

說到董主席對他的信任,三年多前,可能有點兒。

現在?

呵呵……董主席怕是防他防得跟賊一樣,同樣的道理,他有一個太過厲害的女兒,讓他忌憚。

曾鎮義一出現,官員們紛紛向他圍靠過來。

曾鎮義忙完應酬,就見和第四軍軍長杜國禹正站在角落,一臉戲謔地笑着看向他。

曾鎮義走過去,語氣完全不似剛才的敷衍,他二人在學生時期,就是同一所軍校畢業的,感情自是不用說。

“你怎麼躲這清閑了?”

杜國禹笑笑道,“我這哪清閑了,剛從剿共戰場上回來。”

曾鎮義疑惑道,“不是說難打得很,你怎麼突然回來了?那位怎麼同意的?”

杜國禹無奈地聳聳肩,“早些年打軍閥時,落下了病根,這不,剛上戰場,我這受過傷的腿疾複發了,實在無法,只得向董主席請罪,這剿共我是去不了了。”

曾鎮義再一看,剛才沒細看,這會兒瞧他身體的絕大部分重量都倚靠在了身後的矮几上,杜國禹衝著旁邊揮了揮手,就見副官徑自推來了輪椅。

他一屁股坐下,還招呼曾鎮義坐到旁邊的位子上,兩人小聲聊了起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