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方謹容不得半點僭越。

方謹不再?問?話,杜蘭澤也不能開口。

想?到華瑤所處的困境,杜蘭澤心如刀割。她和華瑤相隔千里,久未通信,但是,正如方謹所說,她和華瑤相處兩年,早已摸清了華瑤的心性。

華瑤是真正的仁善之主,絕不會任由秦州叛軍血洗城池,哪怕她手上只有三千兵馬,她也?會義無反顧地衝鋒陷陣。她的英勇、剛毅、果敢、決絕,都讓杜蘭澤拜服,也?讓杜蘭澤感到難以忍受的苦悶——華瑤面臨著內憂外患。生死一線的關頭,杜蘭澤不能陪在她的身?邊,甚至不能給她傳一封信。

杜蘭澤在方謹的府上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這潑天?的富貴、蓋世的尊榮,卻?不是杜蘭澤想?要的。她心裡真正懷念的,還是自己追隨華瑤的那段日子,每天?和華瑤同桌而食、同路而行,不似君臣,更似知?己?。

方謹與華瑤雖是姐妹,她二人的性格卻?大相徑庭。華瑤和藹可親,方謹嚴肅可畏。華瑤寬宏大量、不拘小節,方謹施政嚴苛、不怒自威。

杜蘭澤侍奉方謹的這一個多月以來,每一次獻計獻策之前,都要先?察言觀色。據她所見,方謹城府極深、耐性極好,善於識人用人,黨羽布滿了整個朝廷。

方謹遲遲沒有清剿秦州叛軍,打的是“邊軍內調”的主意。她想?藉由叛軍之手,絞殺秦州的豪強世族,把晉明的勢力?掃蕩一空,再?從滄州、虞州、岱州等地抽調兵力?,以“肅清秦州之亂”為名?,統領滄州、虞州、岱州、秦州的軍隊。

方謹的外祖父是內閣首輔,可以問?責各部的官員,哪怕“秦州之亂”鬧得再?大,方謹都能從中獲利,還能把六部的官員換作自己?的同黨,進一步地削奪六部之權。

此?外,“秦州之亂”也?是牽制東無的一枚棋子。

秦州距離京城不遠,叛亂愈演愈烈,大有燎原之勢。即便東無想?在京城作亂,也?要先?考量京城周圍的形勢,以免“內亂更盛,外患更烈”的局面出現。

杜蘭澤仍在沉思?,方謹忽然?說:“駙馬留下?,其他人都告退吧。”

此?言一出,包括杜蘭澤在內的眾人起身?行禮,低眉順眼?地躬身?後退,緩緩地走出了方謹的寢宮。

顧川柏一言不發,依然?垂首跪坐着。

方謹悄無聲息地走到了顧川柏的面前。

顧川柏半低着頭,看不見方謹的面容,只能瞧見浮光錦的裙擺上精緻繁複的牡丹花紋。

方謹已有兩個多月沒傳召他侍寢,卻?夜夜寵幸那些扶不上檯面的側室。

顧川柏不知?道她究竟有何用意。皇帝重病不愈,時日無多,而?她是皇帝的嫡長女,也?是眾多朝臣擁戴的公主,兩相權衡之下?,他不可能再?偏向皇帝。可她卻?在這個時候徹底地冷落了他。她賜給他的恩寵就像一捧流沙,他越努力?地握住,沙子便漏得越快,一粒一粒地刺穿他的心,刺得他遍體鱗傷、千瘡百孔。

他不遺餘力?地輔佐她,仍未得到她的信賴。

他早已看穿了華瑤的真面目,可她遲遲沒有對華瑤下?手,甚至任由杜蘭澤妖言惑眾……他的思?緒亂成一團,冷不丁聽見方謹的聲音:“抬起頭來,看着我。”

顧川柏紋絲未動。

方謹笑了一笑,那笑聲從他耳邊飄過,也?在他心中激起一圈圈的漣漪,細密的水波不斷蔓延,漾開一道道破碎的波光。

他迫切地想?要激怒她,想?從她眼?中看見憤怒、厭憎、輕浮和放縱。或許他將來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如果她登基稱帝,絕不會容忍他端坐皇後之位。

皇後不僅是六宮之主,更是天?下?臣民之表率,方謹一定會另選一位世家公子,代替顧川柏,照料她的起居、打理她的後宮。

顧川柏忽然?覺得好笑。他熟讀聖賢書

,通曉古今事,兼修六藝之術,深諳六部之法,年少時立志要做一個捨身?報國的忠臣義士。可是,現在,他不得不屈居於方謹的後院,終身?淪為她的附庸,任她褻玩他的身?體、消磨他的意志、踐踏他的尊嚴,有朝一日,她還會將他棄之如敝履。

他愛她,更恨她,愛她愛得罔顧生死,恨她恨得幾近癲狂。

他看到她慢慢地蹲了下?來。她修長的手指撫上他的脖頸,他笑問?:“您要在今日賜我一死嗎?”

方謹格外冷淡道:“你若執意想?死,我便給你個解脫。”

她薄情寡性,薄恩寡義,顧川柏真想?和她同歸於盡,目光不自覺地帶着憤懣,似有一股野火在他身?內猛燒,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灰燼,深陷一場絕望而?焦灼的等待,只等她用力?一絞,他便魂斷命絕,此?生的恩怨糾葛,終究在她的手裡一了百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