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他被女人辱罵,怒火難消,更想虐殺華瑤,冷不防一道刀光從他背後急射而下,他還未轉身,半邊臂膀就被一把大?刀砍斷了。

鮮血狂涌,殘肢亂飛,劇痛的感?覺猶如錐心剜肉,鑿入了武宰的體內。武宰心中驚怒交集,猛然瞥見了秦三的身影。

秦三的武功境界堪稱神妙,武宰當然有?所耳聞。他運氣提刀,對秦三嚴加防範,卻?忽略了這一方的華瑤。

華瑤眼中凶光一閃,雙手蓄滿了勁力,勢道狂暴之極,比瞬息更短的一剎那間,她揮劍砍落了武宰的人頭。她順手拽住武宰的頭髮,熟練地拎起血淋淋的人頭,高聲吶喊道:“武宰死了!被我活宰了!!”

叛軍的軍心瓦解,更無力與華瑤對抗。

啟明軍從東西兩側魚貫而入,與城內的官兵匯合。這些官兵原本效忠於朝廷,後來改認了叛軍為?主,又因為?華瑤在秦州的勢力越來越強,宛城的官兵棄暗投明,私下與華瑤聯合,制訂了裡應外合的計劃,這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潰叛軍。

武宰作為?叛軍的第一大?將,練就一身蓋世神功,但在秦三的面前,他不堪一擊,這也?是因為?,華瑤派出的暗探在宛城酒窖的酒水裡下毒了。

華瑤原本只是想坑害一部分?士兵,真沒想到,武宰似乎也?喝了不少酒,交戰的時間一長,他的反應就變得遲鈍。

可能這就是天意吧。

辰時已?過,啟明軍俘獲了上?萬叛軍,華瑤作為?啟明軍的首領,自然是信心滿滿。她率領眾多將士,慢慢地深入宛城,此地的百姓受慣了叛軍的壓迫,聽聞公主駕到,便如同迎來了神仙。

數以萬計的百姓聚集在道路兩側,齊聲高呼:“恭迎公主殿下大?駕,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第139章 天地廖廖雲淡淡 “本宮會駐紮在宛城,……

宛城不僅是秦州的州府,也是秦州最繁華的地方?。

宛城位於永定河畔,自?從大梁朝開國以來?,官府在宛城一共設立了十三?座通商港埠,又修建了上?百條官道,連通了四面?八方?的水路、陸路,民間的商貿更加興旺,各行各業的生意都有賓客捧場。

文人墨客、商賈匠役長居於宛城,他們的文才與技藝也有所依託,經過一番歷練,又有幾位賢士成為一代名家,宛城便得到了“人傑地靈”的稱號。

昭寧十四年,皇帝為晉明挑選了一塊秦州封地,晉明便從京城搬到了宛城。

晉明天性風流浪蕩,時常流連於聲色犬馬,貪享風花雪月的歡娛,做慣了放浪形骸之?事。秦州的官員為了迎合他,搜羅了不少年輕貌美的女子,獻給他享用,但他的志向不止於此。

他在宛城修建了青樓、妓館、勾欄院,大力發展這一樁淫業。

他還寫過一首詩,名為《宛城尋花》,詩曰:“樓閣千重出天外,煙霞萬里?入鏡中,花柳無眠唯長夜,春秋一夢與君同。”

且不說他文采平庸,單論他詩中的“花柳”二字,華瑤也有與眾不同的見?解。

華瑤覺得,晉明所寫“花柳”,應該是“花柳病”的花柳。

總之?,華瑤對晉明的厭惡和鄙視,涉及方?方?面?面?。他骯髒又愚鈍,遠不如華瑤多謀善斷。

如果皇帝把秦州賜給華瑤,不出五年,此地百姓便能過上?好日子,然而晉明在秦州住了十多年,只把秦州攪得烏煙瘴氣。秦州叛軍在短短半年內攻佔了大片城池,可見?秦州各地的吏治、軍政都不夠完善,根本沒?有抵抗叛軍的能力。

如今,華瑤肅清了宛城的叛軍,宛城的知府、同知、總兵、參將紛紛前來?迎接華瑤。他們穿着大梁朝的官服,在百姓的歡呼聲中,他們跪在距離華瑤十丈以外的街道上?,齊聲喊道:“罪臣恭迎公?主殿下?大駕!”

他們自?稱為“罪臣”,華瑤心生一種微妙的感覺。

誠然,他們向叛軍投降,保全了宛城的百姓,又與華瑤里?應外合,擊潰了叛軍最後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

戰爭才剛結束,城牆邊上?硝煙未散、熱血未涼,他們竟然穿戴整齊,守在街口等候華瑤,全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態度。

華瑤與他們結為同盟,他們卻沒?有派出援兵,反倒是啟明軍打了一場硬仗。數千名工匠一連挖了半個月的地道,啟明軍又運來?一萬多斤火藥,埋藏在城牆最薄弱的區段,再將引線分批點燃,這才發動了數次爆炸,讓叛軍死在了火光之?中。

華瑤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先前她就懷疑秦州官員勾結叛軍,現在她的猜測得到了印證,可是這樣一來?,宛城的官員恐怕比叛軍更難對付。

華瑤緩緩地開口道:“諸位,請起來?吧,啟明軍戰勝了叛軍,你們出力相?助,也算是有功之?臣。”

宛城的總兵官第一個站直了身體。他名為崔緯,時年三?十五歲,武功高強,體格健壯,外表也很引人注意。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