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上有傳聞說?,顧川柏言語冒犯,得罪了華瑤,華瑤把顧川柏軟禁在皇城裡,紹州顧氏全家上下數百口?人的性命也難保了。
今日,顧川柏在立儲典禮上露面,紹州顧氏也會放下心來,若是?方謹知道了這個消息,恐怕又會氣得大發雷霆。
為什麼華瑤又想到了方謹?
華瑤派出了兩千精兵追捕方謹,卻沒?有找到方謹的蹤跡。難道方謹憑空消失了嗎?方謹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更沒?有領兵作戰,她還是?朝廷下令追緝的逃犯,她能否調動滄州軍營的精兵強將?
顧川柏咳嗽了一聲,華瑤回過神來。她看了一眼顧川柏,顧川柏的目光冷冷淡淡,寒冰凍住了似的。他的呼吸比平日里更急促些?,他的情緒顯然是?很激動的,偏偏還要強行壓制下去,華瑤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突然昏倒。
謝雲瀟與?顧川柏站在左側,瓊英與?若緣站在右側。謝雲瀟似乎察覺到了華瑤打量顧川柏,謝雲瀟側頭?看向了華瑤。華瑤立刻收回目光,停下腳步,抬頭?,仰望太後:“兒臣參見皇祖母,恭請皇祖母聖安。兒臣茲受冊命,恭謝皇祖母隆恩浩蕩。”
除了太後之外,文華殿上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又行了一次跪拜禮。大梁朝以“忠孝”二字治國,太後地位尊貴,權勢顯赫,眾臣對她也是?萬分尊敬。
太後道:“今日是?昭寧二十?七年,二月初五,冊立華瑤為皇太女,入主東宮。皇太女文武雙全,才智兼備,即日起?,朝廷政務交由皇太女執掌,文武百官應當協力?輔助,重振朝綱,守護大梁的江山社稷,皇帝能安心養病,百姓也能安穩度日了。”
眾臣齊聲高呼:“臣等謹遵太後娘娘懿旨!”
文華殿上,樂師又奏響了禮樂,禮官道:“請皇太女殿下升座。”
華瑤站起?身來,緩步走了四丈遠,走到了她的座位旁邊。她的座位距離太後僅有三尺,太後的目光溫柔慈祥,儼然是?關懷孫女的祖母。在華瑤的記憶中,太後從未用這樣的目光看待過她。
華瑤猜不到太後的心思,索性也對太後笑了一下。
華瑤笑得明朗燦爛,太後的神色有了微妙的變化。太後搭在扶手上的翠金護甲稍微抬了起?來,約有一寸高,又放下了。她命令道:“皇族宣禮。”
除了華瑤和太後之外,今日在場的皇族僅有謝雲瀟、顧川柏、若緣、瓊英四個人。皇帝的兄弟姐妹早已離世,華瑤沒?有叔伯姑嬸,如今她也沒?有皇兄皇姐了,她平靜地看着若緣。
若緣行過跪拜禮,恭順道:“臣妹若緣,恭賀皇姐榮膺冊寶,臣妹不勝榮幸之至。”
今日的若緣與?往日不同。她的氣息有些混濁,華瑤不禁感到奇怪,仔仔細細地打量她。
文華殿上樂聲繚繞,若緣跪伏在地上,華瑤看不清她的神色,也聽不清她的氣息。她又磕了一個響頭?,畢恭畢敬地行禮。
若緣的舉止落落大方,瓊英倒是有些慌張。瓊英的心裡緊繃著一根弦。她攥着自己的衣袖,掐出了一條摺痕,雙手微微地顫動着。她戴着一雙翡翠絞絲鐲,磕到了金磚地板上,傳出極輕的響聲。
華瑤忽然想起?來了,多年前,瓊英當著她的面,罵她是?賤民。那時候,瓊英和華瑤僅有七歲大,小小年紀,童言無忌,華瑤也沒?把她們的爭吵放在心上。
華瑤並不在意?“賤民”這個蔑稱,在她看來,“賤民”是?大梁朝戶籍制度的漏洞,別人罵她“賤民”,就像是?在提醒她,“戶籍制度有漏洞”。
瓊英不知道華瑤的心思。她深深地跪了下去,聲音洪亮:“臣妹瓊英,恭賀皇姐榮膺冊寶,臣妹不勝榮幸之至!”
若緣和瓊英一同喊道:“臣妹叩見皇太女殿下,皇太女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華瑤道:“請眾卿平身。”
眾人站起?身來,禮官念出祝詞,如此?一來,今日的立儲儀式算是?告成?了。
禮部官員請出詔書,在皇城的城樓上大聲宣讀,當日又派出了上百名禮官,前往各州各府,頒布詔令,張貼榜文,把立儲的消息傳遍全國各地。
*
華瑤已是?大梁的儲君,太後把朝政大權交給她了,她自己的手裡又有雕龍金印,皇帝的“病情”兇險莫測,華瑤代行皇帝的職權,合情合理。
次日,華瑤擬定詔書,封賞功臣,嘉獎重臣,罷免徐信修的職務,任命金曼苓為內閣首輔,金玉遐、孟竹舟為戶部侍郎,岑越為工部郎中,郭燦亮為兵部郎中。
華瑤還從翰林院挑選了幾個人,經過一番試探,又把他們提拔起?來,送入內閣。短短三天之後,她牢牢地把持着朝政,獨攬大權。
華瑤重用的官員,也曾在各地賑濟過災民。他們經驗豐富,辦事勤快,只用了兩天就建好了粥廠和草棚,迅速救治貧苦百姓。
華瑤從皇後手里搶來的糧食約有八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