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此時恰好是正午時分,驕陽當空,皇城的日晷在?石盤上投下?一條筆直長影。

太?後端坐在?仁壽宮的主殿里,沉默品茶,清幽茶香飄滿了室內,太?後問?了一聲:“瓊英,你可要嘗一嘗攢盒裡的點?心?”

五公主若緣、七公主瓊英正坐在?下?方。若緣神色安定,瓊英卻有些焦急煩躁,就連手裡的玉骨扇子都拿不穩了。

瓊英記得自己不止一次罵過華瑤是“賤民“,也曾與華瑤爭奪過方謹的寵愛。

瓊英與華瑤同歲,只比華瑤小几個月,但她從不親近華瑤,處處與華瑤做對?。說是“做對?”,其實也不是故意的,她根本?沒把華瑤放在?眼裡。區區一個賤民之女?,哪有飛上枝頭當鳳凰的本?事??

如今華瑤一步登天,順利掌控了軍政大權,滿城權貴無一不想逢迎華瑤,皇族也不敢違抗華瑤的命令。

早在?華瑤返回京城前的半個月,方謹的棺材就運到了皇城,瓊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不可一世的方謹,竟然死在?了滄州戰場上。雖然眾人都說方謹被羯人毒死了,瓊英卻懷疑華瑤巧妙地謀害了方謹,只因華瑤的毒計太?過巧妙,方謹的親信也沒察覺出來,紛紛投靠了華

瑤。

瓊英感到恐懼之餘,對?華瑤更有幾分敬佩。

太?後似乎把瓊英的心思看穿了。太?後特意吩咐瓊英嘗一嘗點?心,原是提醒瓊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瓊英道:“兒臣……兒臣謹遵皇祖母吩咐。”

太後道:“好孩子。”

日晷的倒影偏移了一寸,仁壽宮的太?監趕來報信:“啟稟太?後娘娘,殿下?領着?文武大臣,正往仁壽宮走來。”

依照大梁國的禮制,立下戰功的皇族回到皇城之後,首先要去宗廟敬香,然後要給太後請安。華瑤才剛離開宗廟,就準備面見太?後了。

太?後的語氣?慈祥和藹:“這孩子總是很有孝心。”

若緣不禁勾動嘴角,無聲地笑?了一下?。她不相信太?後疼愛任何一個孫子孫女?,不過太?後經常在?眾人面前扮演一副慈祥祖母的姿態,除了皇族之外的臣民多半會認同她的寬厚仁慈。

繁雜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由遠及近。若緣和瓊英連忙站起身,提起裙擺,跪在?地上,恭敬道:“臣妹恭迎太?女?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仁壽宮的眾多奴僕全部跪伏在?地,華瑤跨過門?檻,沉聲道:“免禮,諸位請起。”

眾人謝恩過後,緩緩地站了起來。

華瑤步入正殿,對?太?後行禮:“兒臣參見皇祖母,恭請皇祖母聖安。”

包括謝雲瀟在?內的眾臣也隨着?華瑤跪了下?去,孝敬太?後是宮裡的規矩,太?後的地位一向?是極高?的,深受臣民敬仰。太?後放出了外朝的政權,卻還統管着?內宮各項事?務。華瑤想把權柄從太?後手上完全奪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邊境戰事?已經結束了,皇城奪權之爭才剛剛開始。

太?後柔聲道:“你終於?回來了,好孩子,快起來吧,賜坐,送茶。自從你去了滄州,哀家整天念着?你,日日夜夜為你誦經祈福,生怕你遭遇不測。虧得祖宗保佑,你又打了勝仗,羌國和甘域國都投降了,你身上可曾受了什?么傷?”

華瑤和謝雲瀟先後落座,華瑤從仁壽宮女?官的手裡接過一杯茶。她捧着?茶盞,緩聲回答:“兒臣不孝,讓皇祖母擔心了。好在?兒臣毫髮無損,滄州局勢已定,大梁官兵救回來的俘虜多達上百萬人,真要感謝上天保佑,也算是沒有辜負皇祖母的期望。”

太?後與華瑤寒暄了幾句,遲遲沒讓若緣和瓊英落座。她們二人有些尷尬,只能站在?木椅之前。

華瑤側過頭,看了一眼若緣和瓊英。

若緣皮笑?肉不笑?。

瓊英含笑?道:“皇姐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臣妹對?皇姐佩服得不得了。羯人羌人退離了大梁國土,皇姐又守住了一方安寧。這般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為國除奸,為民造福,除了皇姐之外,當世再沒一個人能做到。請恕臣妹多嘴,皇姐南征北戰的這些年,立下?了血汗戰功,朝廷應當嘉獎皇姐的功績,安定民心,安撫臣心,大梁國的朝野內外便是君臣一心。”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