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已過,華瑤扶着鋤頭,長?舒一口氣。她站在田野之間,精神恍惚了一瞬。她並不覺得疲憊,她平日?里吃得好,穿得好,又經常練武健身,體力遠比佃農強得多。若要讓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耕種,她也是無法忍受的。那佃農的生活究竟有多苦,可想?而知。
“耕藉禮”大功告成,眾多官員趕來恭賀華瑤,華瑤的目光穿過眾人,落到了工部尚書鄒宗敏的身上。
鄒宗敏打了一個寒顫,連忙道?:“恭賀陛下,耕藉禮成,農神必會保佑大梁國五穀豐登……”
華瑤只問了一句:“滄州和永州的城鎮重建得怎麼樣?了?”
鄒宗敏躬身彎腰:“托陛下的鴻福,滄州和永州……都建好了,百姓安居樂業,今年春天也能有個好收成。”
第260章 此間龍象(大結局) 人間……
華瑤問過了滄州和永州的情況,就不再與鄒宗敏談話了。
鄒宗敏心?里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果不其然,“耕藉禮”結束後的第七天,華瑤下旨,命令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重審江南貪污案。
此案經由?三法司調查一個多月,認定鄒宗敏犯下了貪污叛國的大罪。證據確鑿,鄒宗敏無法抵賴,華瑤革除了鄒宗敏的官職,把他打入大牢。他深感絕望。他任職的這些?年來,貪污了數十萬兩白銀,勾結江南商人販運毒藥、倒賣官船、拐賣人口、哄抬官鹽價格,每一項罪名都是死罪,數罪併罰,他逃不過“滿門抄斬”的命運。
鄒宗敏在?大牢里蹲了三天。正當他萬念俱灰之時,華瑤派人傳話,告訴他,只要他坦白交代自己的同黨,把他犯過的罪行一件一件說清楚,華瑤就能赦免他家人,甚至是他本人的死罪。
鄒宗敏把他生?平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說了出來,朝廷通過他獲取了一份完整名單,同時查封了相關庫房,收繳贓款超過了一百萬兩,都是市面上許久不流通的金銀元寶。
大理寺遲遲沒有宣判鄒忠敏的罪行,只把他關在?監獄里。他費盡心?思,從大理寺官員的口中打聽了幾次,這才?察覺出來,華瑤也知道內閣重臣楊芳樹在?吳州貪污受賄,卻把楊芳樹放過了。
華瑤才?剛登基不久,根基不穩,她並不打算徹查群臣。楊芳樹對她一向?是鼎力支持,她對楊芳樹也格外寬容。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果追隨她的臣民得不到利益,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願意?真心?歸順她。楊芳樹貪污受賄,是在?投靠她之前,而且楊芳樹本人並非貪得無厭的巨貪,他的家產總計不超過一萬兩,華瑤也就不追究了。
然而,鄒宗敏投靠華瑤之後,又從滄州、永州的重建款項之中小貪了一筆,觸犯了華瑤的忌諱。
鄒宗敏越想越覺得惶恐。他在?牢獄里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他平時的吃穿用度一貫奢侈,本身也受不住牢獄之苦。沒過幾天,他感染了風寒,病情一日比一日加重,大夫還沒來得及救治他,他便在?大牢里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鄒宗敏死後,朝廷清查了幾個罪臣,又空出了幾個官職,華瑤提拔了不少賢臣,不過朝廷還是缺人,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才?。
天成元年四月二十四日,華瑤在?皇城太和殿舉行殿試,試題是華瑤親自擬定,都察院御史為監試官,禮部尚書為提調官,杜蘭澤、楊芳樹等八位內閣大學士為讀卷官。
當日下午,所?有考生?交過了試卷,又一個接一個回答殿試策問,華瑤從下午問到了晚上,直到掌燈時分,策問也結束了。眾多考生?跪在?地上,拜謝皇恩浩蕩。
華瑤沉聲道:“你們要做大梁國的忠義之臣,同心?協力,求真務實,保全大梁國江山社稷。你們務必牢記,法制是江山之基石,民生?是社稷之根本。治國理政,猶如栽培樹木,只要
根基穩固,樹木就能枝繁葉茂。”
眾人齊聲回答:“謹遵陛下口諭!”
昭寧帝駕崩之前,數年不曾上朝,殿試也暫停了數年。
今年是天成元年,參加殿試的人數比往年多得多,考生?共有上千人,分為十個批次,殿試也舉行了整整十天。
天成元年五月十九日,朝廷放榜,錄取進士三百一十二人,人數之多,創下歷屆之最。
與此同時,京城官府開辦了幾座“新式學堂”,就連京營內部也設立了一所?學堂。
“京營”是京城七大營的統稱,與京城御林軍全然不同。御林軍兵力強盛,軍紀嚴明?,然而京營之內,卻有許多不通武藝的勛貴子弟。他們的祖輩曾經為大梁國立下汗馬功勞,到了他們這一代,京營早就不是當初那個京營了,正因為京營是個爛攤子,一般都由?皇後負責管理。
謝雲瀟每隔幾天會去一次京營學堂,為學生?授課。他教授的課業名叫“修身”,主要內容包括正心?誠意?、愛國忠君、自重言行,以?及與練武相關的呼吸吐納的訣竅,不會武功的學生?也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