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魚茸加入鹽、黃酒、雞蛋清、豬油去腥調味,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準備做魚丸了。

看“珍珠”二字就知道,做鴛鴦珍珠湯的魚丸不宜過大,差不多做成拇指指甲蓋大小就差不多了。要做到每個魚丸都差不多大小,也是很需要技巧的。

魚丸先放到五成熟的熱水中,等到水沸騰了,將魚丸撈出放進湯里繼續煮。

湯,是用魚骨熬制出來的,比較清透,聞起來鮮香。魚丸在魚湯中滾落,讓人想起一句詩,“大珠小珠落玉盤”。

然後問題就來了&ash;&ash;

珍珠做好了,鴛鴦在哪裡?

做“鴛鴦”用的是雞蛋清。

把雞蛋清打成白色的糊狀,然後用勺子做成兩隻鴛鴦的形狀,抹上少許豬油,就可以放到蒸籠上蒸至成形。

等到魚丸湯做好,再把兩隻鴛鴦輕輕的放在湯麵上,就完成了。

一條魚做出來的魚丸量也不少。

老爺子照舊先做了一份由三個人吃了,向南做的那一份就讓他帶回去給他爺爺嘗嘗。

魚丸潔白如雪,一顆顆的如同珍珠一樣滾入喉中,咸鮮滑嫩,略微帶着點彈牙。配合著魚湯的鮮美,似乎一下子整個人都溫暖了起來。

兩隻鴛鴦白白嫩嫩的長得挺好看,只不過簡單的放了點鹽,吃起來就跟水蒸蛋的味道差不多。不過這部分,更多展現的是一個廚師擺盤的技巧。

這道菜難度比前兩道大一點,過了差不多一個星期老爺子才吐口說向南已經學的差不多了。

“答應教還給你們家的三道菜,你都已經學會了,接下來能做到那種程度,就看你自己了。”老爺子當時是這麼說的。

姜妤在旁邊,能清楚的看見老爺子眼睛里對向南的欣賞。

倒不是說向南的廚藝天賦有多好。畢竟作為一個做過國營飯店大師傅、還做過國宴的老廚師,姜老爺子見過太多太多有天賦的人了。

相比而言,他所讚賞的,是向南在學廚時候的努力,是他學菜的時候的一股拼勁!

就比如這一次,雙方約好了向南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學習三道菜。

放到大部分人身上,有這麼一個好機會,肯定是想方設法趁機多學一點其他東西,就算學完了估計也會假裝自己沒學會多拖延幾天。

哪像向南,居然提前十天就完成了三道菜品的學習。

這個時候,姜妤看見向南忽然張了張口,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不由的集中了注意力&ash;&ash;要是向南提出什麼不合理的要求,她拼着被爺爺罵一頓也要阻止的!

向南躊躇着開口了。

“姜師傅,是這樣的。三道菜我都已經學完了,那我和爺爺也準備要離開這裡了。”

嗯?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