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至於為什麼又找上了姜妤。

只要是之前姜妤幫了譚初夏很多忙,這回要去見何師傅,她下意識的就想找姜妤一起去。

而且這次何師傅的線索是姜妤問了姜老爺子提供的,譚初夏想着姜老爺子當年和那位何清何師傅也算是同事,姜妤在的話說不定何師傅能好說話一點。

姜妤正好也不用為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就跟着一起去了。

她也想見識一下,能做出讓一位面點大師那麼多年都念念不忘的點心的人,長得什麼樣子?

譚初夏拉着姜妤就去了王府井那兒,打了電話才知道何師傅一家子正在玉華台那邊吃午飯。

要說玉華台,在龍城也是鼎鼎有名的飯店,主打的是淮揚菜。

想當年,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為玉華台作畫相贈“春鴨”,清末代皇帝溥儀胞弟溥傑先生還專門為玉華台題寫牌匾!

玉華台最有名的,就是全鱔席、開國第一宴以及湯包。

花國正式成立那一年,舉辦的第一次國宴。雖然地點在龍城飯店,但是製作這頓國宴的師傅卻是來自玉華台的淮揚菜大師們。

不過何師傅他們來玉華台可不是奔着開國第一宴,更多的還是想要嘗嘗他們家的點心&ash;&ash;沒有錯,嘴上說著出來旅遊,何師傅父子倆這兩天沒少分析龍城吃到的比較好吃的幾款點心的做法。

姜妤她們到的時候,何師傅他們桌上還沒上菜。

因為之前和譚初夏有過幾次電話聯繫,何師傅對譚初夏的觀感不錯,乾脆就讓她們坐下等會兒邊吃邊吃說。

何家一家子人並不多,就五口人。

何師傅人長得很俊&ash;&ash;這絕對是真心話!

三四十年前,何師傅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是個帥小夥子!現在已經是爺爺輩的人了,一張臉還是能看出當年俊俏的模樣,是個帥氣的小老頭。

相比之下,何奶奶看起來只能稱得上是和藹可親,感覺看誰都笑眯眯的。

何師傅的兒子兒媳婦在照顧一旁一直不停嚷嚷着餓的孩子,只抽空朝着姜妤她們笑了笑。

“坐吧坐吧,快坐下!”何師傅招呼着譚初夏。

“我倒是沒想到,那麼多年過去了,居然還會有人一直記着我做的點心!”說起這件事,何師傅就覺得高興。

作為一個廚子得到的最大的褒獎,可不就是食客對他做的食物念念不忘嘛!

“可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人家那是尋找童年回憶,重點是回憶懂嗎?!”老太太在一旁潑涼水。

何師傅不認同的撇了撇嘴,但是也不敢反駁。少年夫妻老來伴,何師傅對老伴兒的態度一向是&ash;&ash;看你是女的,我讓着你!

這一讓,就讓了幾十年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