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心眼就屬你最多(兩更合一)(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300章 心眼就屬你最多(兩更合一)

林雲靜絞着手中帕子。

家裡人和睦,她也不是個在祖母、叔母面前就不善言辭的性子,若是旁的事情,林雲靜可以侃侃而談,偏是婚姻大事……

內心裡,她難免會有些羞赧的想法。

轉頭看向黃氏,見母親沉沉目光里皆是鼓勵,林雲靜便微微點了點頭。

母親說得對。

這一次議親,她要自己聽、自己想,要把意見表述出來,而不是像上一次一樣全靠“長輩做主”。

長輩當然為她儘力儘力,也多番考量,出差池並非他們不夠周全,而是確確實實、遇着了表裡不一的。

只是,在那個時候,林雲靜是有想法的。

她想到的都是“不要嫁”,只因不想母親失望、祖母為難才都咽下去。

好在,雲嫣激勵了她、開解了她,才讓她有機會脫離苦海。

嫁人不易,但林雲靜想,聽自己的心聲並沒有那麽難。

“余大人說得很誠懇,”林雲靜抿了抿唇,一邊想、一邊說,“真算起來,我只見過他兩次。

去年在山道上,亂糟糟的,我又崴了腳,當時是看到了他,但我心慌意亂、自顧不暇,沒看清他模樣,余大人還只出力不留名,見馬車脫險,立刻就收拾東西走了。

之後就是前幾個月當面道謝,我才知道他什麼模樣。

說的不多,但看得出來,他為人客氣有禮。

我對他的了解實在不算多,只聽伯父與陳東家說他事情,聽着是個品性好的。

他這回的答覆也是用心考量過的……”

林雲靜用詞客觀,但顯然,她對這門親事並不排斥,對余璞的回復亦是接受。

見祖母時不時點頭,林雲嫣沖林雲靜眨了眨眼睛。

大姐內斂些,在載壽院里能說到這份上已經是“贊同”了,至於更多的想法,還得換個地方,等沒有長輩們在了,她們姐妹說悄悄話。

林雲靜的肯定也讓黃氏安心許多。

吃過一次虧,就怕再點個“要命東西”出來,同時更擔心因噎廢食,左右搖擺不定、自己嚇自己。

嚇壞了她黃氏,頂多夜裡睡不安生,要是因此煩了小段氏,載壽院里對雲靜的婚事也吞吞吐吐起來,那才糟糕了。

“老夫人,”黃氏握着女兒的手,與小段氏道,“我聽着也合心意。”

就是,她想見見余璞。

洪嬤嬤之前見過,說是長得周正、一看就是敦厚踏實之人。

黃氏想,她要和陳東家商量下,等下回余璞再去生輝閣時,她就坐在隔壁雅間,找機會打量兩眼。

不一定要說什麼話,但她想從面相上看看。

這個想法存在心中,黃氏並沒有說出來,但她沉吟的樣子落在了林雲嫣眼中。

林雲嫣心念一動,很快就猜到了二叔母的想法。

一點不難猜。

作為母親,豈會對以後的姑爺不好奇呢?

“祖母,”林雲嫣笑着與小段氏建議,“過兩天,由父親出面請余大人來府里做客?一個衙門的,也不算突兀。也讓他來給您問了安?”

小段氏聽進去了。

對外說是同僚走動,對內嘛,見一見,外頭能知曉什麼?

“也行,”小段氏頷首道,“我聽了他這麼多事情,確實想見一見。”

黃氏也笑了下。

她哪裡會不懂呢?

郡主是看出來了,主動向老夫人建議,也省得她尋機會去生輝閣。

論細心和周全,郡主一點不缺。

正因此,黃氏也怕耽擱了林雲嫣的大事。

“府里準備郡主的小定最是要緊,”她道,“不如等定禮之後吧?老夫人您說呢?”

小段氏對此倒是不擔憂。

定禮有條不紊的,林玙請余璞做客,前後也花不了一兩個時辰,並不耽擱什麼事,當然,多等些時日也成,正好等等余璞老家那兒的回信。

如此想着,小段氏乾脆道:“聽大郎的意思吧,要湊他們休沐的時間,平日還都有政務在身。”

黃氏自然是順着應了。

小段氏又與陳氏道:“雖然捅破了窗戶紙,真要定下來卻還要些時日,不過,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別到時候心急。”

陳氏看了眼林雲靜。

要她說,自家需要準備的其實不多。

與許國公府退了親事,兩方互不相欠,但府里給雲靜備下的東西都沒有動,嫁妝冊子都是現成。

同時,需要新娘子準備的綉品,更是雲靜的強項。

陳氏聽說了,即便婚事作罷,林雲靜那綉了一半的紅蓋頭也還再陸陸續續綉着。

原因倒也簡單。

“又不是以後不嫁人了。”

這話通過林雲芳的嘴傳到她耳朵里時,陳氏差點叫這個大侄女給逗得仰倒。

想得開、通透人,陳氏最喜歡了。

林雲靜不止能忙她自己的,近來還抽空幫林雲嫣,畢竟,刺繡是她的長處,她喜歡、也繡得好。

因此,真議親時,反倒是余璞那兒要多做準備,自家要做的是“減”。

與國公府聯姻才會有的貴重體面東西,要全部減了,萬萬不能僭越。

再者,余家能給的定禮、聘禮都有限,自家樣樣豐厚,反倒會叫姑爺為難。

這裡頭的彎彎繞繞,等交換八字之後,她再與老夫人、黃氏商量也不遲。

想明白了這些,陳氏嘴上應得也好:“您放心,不會耽擱了的。”

大體主意都定下了,陳桂便起身告辭。

陳氏送他出去,到院子里又念叨了幾句:“余大人進京後都在學問上打交道,婚事大抵不靈通,哪怕他父母抵京可能也夠嗆。”

陳桂也琢磨這事兒,立刻說了他的想法:“我琢磨着過兩天與伯爺開個口,等確定下來之後,從翰林院里尋一個能掌事,代為主理,就像國公爺那兒、都是安逸伯出面的。”

陳氏連連點頭:“是個好主意。”

屋裡,黃氏和林雲靜也準備回青朴院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