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青竹帕子(兩更合一求月票)(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331章 青竹帕子(兩更合一求月票)

隨着太子李邵解了禁足、登上小御座,朝堂上那股子浮躁的氛圍漸漸平息下來。

聖上的態度擺在這兒,舊賬已經成了“舊”的,在太子再弄出其他事端之前,繼續圍繞殿下做文章,顯然不是聰明之舉。

前朝歇了,後宮自然也歇了。

翠華宮裡,皇貴妃感觸最為深刻。

十一月初一,一眾嬪妃過來問安,表面一團和氣,也少了許多試探之舉。

這讓皇貴妃都舒坦了起來。

等人都散了,嬤嬤給她添茶,輕笑着道:“您近來心情不錯。”

皇貴妃也笑。

輕鬆些,誰不喜歡呢?

李邵解禁那天來給她問安,話里話外的,也提過讓她在聖上面前美言幾句。

皇貴妃當時聽得心裡直發笑。

美言?

太子殿下還需要別人在聖上面前美言?太子自己不做蠢事,比什麼都強。

她才是真的怕了李邵了。

李邵老老實實的,她的日子很好過,李邵自尋死路起來,她也不得不被卷進來。

有什麼好卷的?

她又沒有兒子!

她只想過安生日子。

這半個月,前朝風平後宮浪靜,聖上情緒也不煩躁、不會想着來翠華宮裡鬆口氣,她連聖駕都不用接,神仙生活。

當然,皇貴妃也不能完全不理會聖上那兒。

想了想,她便問:“給寧安郡主添的陪嫁都挑出來了嗎?”

嬤嬤道:“按您的意思都準備好了,過幾日就送往誠意伯府。”

皇貴妃頷首,調整了下引枕,躺下閉目養神。

近幾日歇得好,她其中並不睏乏,許是熏香寧神,漸漸地也有了睡意,不同夢境變幻。

再睜開眼時,已經過了三刻鐘。

皇貴妃醒了醒神,回想着那幾個夢境片段,長睫顫了下。

“嬤嬤。”她開了口,聲音很啞。

嬤嬤當她是睡得嗓子乾澀,忙奉上一碗蜜茶:“您潤一潤。”

皇貴妃小口小口飲了,再說話時,音色與平日無異:“我原有一方帕子,綉了青竹的,你還有印象嗎?”

嬤嬤皺眉回憶着:“奴婢想不起來了。”

“閨中之物,我記得我帶到了潛府,入宮時也帶來了,”皇貴妃道,“這些年倒是一直沒有用過,就是不記得收在哪兒了。”

嬤嬤一頭霧水。

閨中?

那都二十年前的事了。

娘娘好端端的,找一塊舊帕子做什麼?

“仔細尋尋,”皇貴妃沒有解釋,只說要求,“儘快找。”

嬤嬤應了。

皇貴妃久居翠華宮,這麼多年了,宮裡物什實在算不得少。

好在底下人平素打理用心,一時之間,即便不確定會收在哪兒,也能準確地列出幾處“不會收在哪兒”,排除了不少地方後,餘下來的雖說也不少,但也能有個主次先後。

嬤嬤帶人找了三天,最後在一個樟木箱籠里的一堆舊衣物里,尋到了那塊帕子。

皇貴妃先沒有管帕子,反倒是對着那些舊衣裳好好懷念了一番。

有閨中的,也有剛入潛府不久的,甚至還收着剛冊封為皇貴妃時的衣物,前後這麼多年,穿肯定是穿不進了,但女子愛俏,少不得照着鏡子、比劃回憶。

“我原來也有那麽活潑的時候,這顏色粉的呀,以前怎麼敢穿呢?”

“腰這麼細?我當時到底吃沒吃東西?”

“以前真是想不開。”

嬤嬤站在一旁,聽她絮絮叨叨的,想到皇貴妃這麼多年的變化與經歷,心裡着實有不少話,但最後都沒有開口。

說那些做什麼呢?娘娘自己都看開了。

皇貴妃的心思從舊衣裳中收回來,再次拿起了那方帕子。

畢竟太多年了,饒是一直好好收着,帕子也不可能簇新,角上繡的青竹也退了些顏色。

指腹在竹葉上撫了撫,皇貴妃靜靜坐了會兒,才好帕子整齊疊好。

“把它也記進添妝里,”她道,“拿個盒子裝好。”

嬤嬤訝異。

皇貴妃與寧安郡主其實沒有多少交情,滿打滿算的,也就逢年過節時、郡主來請個安而已。

郡主出閣,只論親疏,皇貴妃不用添妝,不過是娘娘代掌後宮,才有了添妝以示恩典。

再攀一攀關係,指婚之事是皇貴妃與聖上提的。

如此狀況下,添妝就是走過場,不用豐厚,選擇幾樣金貴華美的,彰顯皇家氣度與祝福,那就夠了。

一箱一箱往誠意伯府擡,那是慈寧宮的事兒,輪不到翠華宮出這個風頭。

因此,一方帕子、還是一方舊帕子,在那添妝冊子上實在格格不入。

何德何能?

這帕子憑什麼?

嬤嬤心裡一堆嘀咕,見皇貴妃依然沒有解釋的意思,便依言去辦了。

她挑了個大小合適的花梨木盒子,盒子面上嵌骨文竹圖樣,也算是和那帕子對得上些,盒子裡頭墊了塊紅色錦布,白色帕子擺上去很是顯眼。

當然,用嬤嬤的話說,這盒子都不知道抵多少方帕子了,何況那帕子還是舊物。

盒子給皇貴妃過目,見她點了頭,嬤嬤到底是好奇,試探着問:“您為何給郡主準備了這麼一塊帕子?”

皇貴妃沉默了會兒,似是在思考着什麼,後又道:“突然想起來了而已,倒也沒有多餘的想法。”

嬤嬤沒有全信,卻也知道皇貴妃脾氣,娘娘既然不想多說,她肯定也就不問了。

十一月前半程走得很快。

隨着婚期臨近,輔國公府與誠意伯府都忙碌許多。

十七那日,天色陰沉了一下午,入夜後開始飄雪,簌簌下到了天明。

這是今冬的第一場雪,沒有積起來多少,卻讓京城又冷了許多。

朝房裡,前幾天也開始擺上炭盆了,這也不單是為了徐簡,更是為了幾位上了年紀的老大人。

可出了朝房,往金鑾殿去的這一路就是冰冷的了。

步道清掃過了,沒有留下積雪,但地磚濕滑,並不好走。

直到進了大殿,才算是稍稍有暖了些。

大殿里也備了炭,可惜太過空曠,擺得也不多,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安逸伯今日心不在焉,時不時地就看徐簡兩眼,尤其注意徐簡的站姿。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