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本性難移(三更合一求月票)(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396章 本性難移(三更合一求月票)

李邵去了一趟輔國公府,這動靜自是瞞不過誰。

消息傳到顧恆耳朵里時,他難免有些期待。

大殿下以往每去一次國公府,出來後都會生出些事情來,這回不曉得又會有怎麼樣的展開。

若能再有一點不理智的舉動,那明日早朝上,御史們就又有新話題了。

可惜,顧恆左等右等,只等到了大殿下回宮的消息,再無其他了。

他只能嘆了一口氣。

算了。

大殿下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行事收斂了吧。

既已經邁出了廢太子的這一步,往後還要繼續穩紮穩打,不能太急於一時。

另一廂,汪狗子也在與人復命。

回宮後不久,大殿下休整之後就聽方少傅說課去了,汪狗子跑前跑後伺候了茶水,便退了出來。

他只是個內侍,裡頭也無需他伺候筆墨。

汪狗子去偏殿里坐着發獃,見一太監探頭探腦,正是熟悉的五官。

他便跟着人去了角落,這廂安靜,輕易不會有人來。

“殿下與輔國公都說了些什麼?”那太監問。

這是與汪狗子接頭的太監,主子那兒有什麼囑咐、亦或是汪狗子想回話,都通過這人。

汪狗子整理着思緒,把今日在國公府里聽來的都稟了一遍。

那太監眯了眯眼:“你是說,輔國公還在繼續治傷,他自己想在三月初復朝,但郡主與大夫還有異議。以及,殿下看着是把輔國公勸解的話都聽進去了?”

重要的兩條,都被提煉了出來。

汪狗子連連點頭。

太監哼笑了聲,尖聲尖氣地:“輔國公那人倒是有意思,殿下也很有意思。”

汪狗子頗為贊同。

輔國公暗裡對殿下動手,現如今又與殿下說這麼一番話。

汪狗子可不信他是玩脫了,但既然輔國公一會兒左一會兒右的,他一定有自己的考量在其中,只是他汪狗子道行淺,看不穿罷了。

反倒是殿下……

汪狗子探出頭去,往李邵聽課那側遠遠看了眼,透過窗戶,看不到李邵身影,只露出方少傅半側身子。

他又把腦袋收回來。

殿下在年前那般質疑輔國公、甚至在聖上面前還妄圖揭穿對方對自己不懷好意之後,竟然又與輔國公坐到了一張桌子上,看起來還真把其中關卡“自圓其說”了。

“公公也清楚,自從開印後,殿下在朝堂上只能縮着脖子。”汪狗子道。

太監不陰不陽來了句:“哪有多大的仇?利益跟前,什麼仇都得往後靠。”

“是,”汪狗子又道,“但小的以為,不管輔國公打什麼主意,話里話外也都在穩着殿下,甭管殿下信着什麼,只要他不胡亂惹事,老老實實過完這一陣,對主子來說就是好事。

他之後若不尋殿下麻煩,助力殿下再晉一步,亦與主子利益一致,就如公公說的,利益跟前,什麼仇都得往後靠。

等主子把事情辦順了,卸磨殺驢,也不過是一刀一個的事兒。

若這頭驢不肯好好辦事,另尋事折騰殿下,主子正好捏住他的把柄。”

“呦?”那太監上上下下打量了汪狗子好幾眼,咋舌道,“狗子,看不出來還挺有想法的嘛。”

內里那麽多事情,主子運籌帷幄,底下人哪裡能事事了解?

汪狗子這樣的,本不該清楚這些,但他跟着李邵這幾個月,竟然自個兒琢磨出來了不少東西。

甚至有一些,是這太監本人都沒那麽明白的。

汪狗子賠笑着道:“也就是一些粗淺的想法……”

“能琢磨也不錯,”太監道,“往正處琢磨,好好辦主子交代的事,我看你小子往後前程好着呢。”

“托您的福!”汪狗子拱手哈腰,“小的一定照看好殿下,讓他利用好輔國公與郡主,一旦那廂有什麼不對勁的,小的會立刻請您給主子遞消息。”

太監滿意了,清了清嗓子,一臉慎重:“不能小看輔國公,一個不留神,就跟那王六年一樣了。

要有個痛快倒也還好,但你我這種身份,大抵會落到那姓曹的太監手裡,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你不曉得馮內侍的近況吧?人還沒死呢,半口氣這麼吊著,就為了有個活口,往後說不定有用。

我悄悄打聽過,慘哦!”

汪狗子被太監陰測測的口氣弄得後脖頸發涼。

倒不是怕,而是瘮得慌。

他趕忙又表忠心,又明態度,那太監這才滿意了,轉身離開。

汪狗子送走了人,忙不疊回到偏殿里,連喝了三盞熱茶,才去了一身雞皮疙瘩。

“老閹貨,慣會恐嚇人。”

汪狗子在心裡罵了兩句。

也就是他擔的這個事兒,身份又遠,平日根本見不着主子身邊厲害的人物,只能通過那太監。

要是能讓他到主子跟前回話,他再品出些內情來,主子豈會發現不了他汪狗子是個機靈的?

他肯定有好前程,就是叫這麼個老閹貨壓着,出頭難。

御書房也知道李邵去過輔國公府了。

聖上不多問,曹公公也就不多提。

轉眼又過十來天,二月尾端,聖上又聽說李邵請御醫去給徐簡會診。

他不由好奇起來。

曹公公奉命把李邵請進了御書房。

李邵站定,恭謹與聖上請安,而後依言在邊上坐下。

聖上放下硃筆,靠着椅背緩了緩神,問:“你讓太醫們去給徐簡會診,診得怎麼樣?”

他還記得,邵兒先前質疑徐簡故意裝傷。

李邵答道:“上次去國公府,徐簡與兒臣說三月初大抵能復朝了,但寧安當時不太同意。

他年前上摺子時提過,最好能養到地氣暖了,恢復過來、鞏固住了,往後不用再為腿傷耽擱事情,現如今他改了主意,想來是因為兒臣這裡出了些變故,他也是着急。

兒臣自然是希望他能早日上朝,卻也擔心他的傷勢。

原就是沒養好,中途幾次反覆以至越來越不好治,這次若再勉力而為、害得又不行了,且不說朝臣們罵不罵兒臣,兒臣自己心裡挺不過去的,也對不住寧安。

因此,兒臣才想讓御醫們去會診看看,與他府上大夫商議商議。

要是好起來了自是最好,要是還不行,御醫們勸阻也有理有據些。

好在,御醫們判斷是恢復了不少,說是清晨寒氣還重,上朝還得再緩緩,但日頭好時、上下午出來轉轉活動一番,還更有利康復。”

聖上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點點頭。

看得出來,他很滿意李邵的這一番回答。

不止不是他以為的“質疑裝傷”,反而還帶了不少思量在其中,邵兒這次做事,一步步地明確許多。

當然,這算不上什麼突飛猛進。

要聖上說,就替徐簡請御醫這一連串的,本來也不是任何做事能力上的問題,而是行事的態度。

態度不端正,想法有偏頗,做出來的事情自然一團糟。

根本發揮不到能力那一步。

“你知道考慮徐簡的傷情,這很不錯,”聖上抿了口茶,道,“往後莫要再鑽牛角尖,先前朕聽你質疑他陷害你、算計你,朕都十分寒心。”

李邵的喉頭滾了滾。

他哪裡是“質疑”,他從頭到尾都萬分肯定!

徐簡彼時透出的那些惡意,跟千針萬縷一般纏繞住他,勒得慌。

甚至徐簡自己都不否認是事情辦壞了、拿捏他拿捏出了問題……

李邵心裡憋得慌,可他也清楚,現在不是與父皇爭這個的時候。

一來,父皇不信他,二來,父皇更希望徐簡能輔佐他,而他能信任徐簡。

既然暫時要走合作的路子,李邵只能忍了忍,不把舊怨再搬出來。

且等有一日,他坐穩自己的位子,不用再被各有心思的朝臣們指手畫腳挑刺的時候,他一定要讓父皇看清楚徐簡的真面目!

“兒臣與他先前的確有些磕絆,也有不少不愉快,”李邵深吸了一口氣,道,“可兒臣記得您說過的,他救過兒臣兩次,寧安的母親也救過兒臣,他們肯定不希望兒臣出事。只是磨合上出了問題,兒臣自己想偏了……”

聖上彎了彎唇,眼中有幾分笑意:“你能這麼想,朕很欣慰。”

之後,聖上又問了些近些日常起居,以及對朝政之事的看法,李邵都認認真真答了。

越聽,聖上越是感慨。

還是態度的問題。

態度一旦端正起來,有模有樣的。

其中自然有三孤的功勞,但李邵改了不少性子也是重要的一條。

“邵兒,”聖上溫聲道,“做什麼事情都得耐得住寂寞,做學問是,寒窗苦讀多年,再高的天資若沉不下心來,也是無用的,你與朕都碰不着那個寒字,也一點不苦,可一樣要坐得住,你看朕……”

說著,聖上用手拍了拍堆在大案上的厚厚的奏章。

“一本接一本,不是一天,是每一天,朕就坐在這兒批閱,”聖上道,“就得這麼耐着性子坐着,你明白嗎?”

李邵起身,垂着頭應了:“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等曹公公送了李邵回來後,聖上與他嘆道:“朕希望他吃一塹、長一智,往後若能一直如此向前,倒也是好事。”

曹公公道:“殿下往後會明白您的苦心。”

三月後,天氣暖和起來,枯枝漸漸冒了新芽。

徐簡“遵從”御醫們的判斷,沒有恢復早朝,只選在日頭好的午後、奉召進宮。

曹公公來引徐簡進去,笑眯眯地:“雜家都有好久沒有見過國公爺了,走這一段路,不要緊吧?”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