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都喜歡認親(兩更合一求月票)
曹公公道:“那人是否混在侍衛中,又或者託了誰的關係潛到寺里,眼下還不清楚。”
聖上對此毫不意外。
李邵卻是着急:“不在那幾個太監里,那就難找了。”
“殿下,”徐簡勸道,“本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急也急不來。若真在宮裡大張旗鼓找一個猴臉太監,反倒引人側目。”
李邵並非不懂,可架不住着急。
全然不記得時倒也淡然,一旦想起些什麼,就難免抓心撓肺的、想立刻得個答案。
曹公公心裡暗暗嘆氣。
他的確儘力了,可這事兒不是儘力就一定能有成效的。
“之後要請國公爺從刑部找一下舊文書,”曹公公道,“交叉比對,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穫。”
徐簡自是應下。
曹公公的目光從幾人身上一轉。
御前做事的,東邊可以不亮,但西邊要亮一亮,總歸不能一片黑,顯得無能又呆愣。
“馮嘗那裡交代了幾句,”曹公公道,“他小時候被賣進一宅子里,全是差不多年紀的幼童,跟着一個姓鮑的管事學規矩。
鮑管事亦是個太監,馮嘗進京前就把宮裡規矩學了個七七八八,又能說一口京城話,這個鮑管事出了力。
小的查宮中舊檔,暫時沒有找到姓鮑的太監。
馮嘗說,他在宅子里見過幾次王六年,也有其他太監露過面,其中有個姓童的。”
徐簡眉頭一蹙。
“宮裡的確有姓童的太監,”曹公公繼續往下說,“只是與那馮嘗形容的都對不上。”
說著,曹公公便又細說了一番。
聖上微微頷首。
徐簡沉思。
他知道兩位童公公。
一位是協助管理大小宮中宴席的童公公,三十模樣,徐簡曾在去歲的謝恩宴上與對方打過些交道。
另一位是出現在陳米衚衕的童公公,據蘇昌說的,那人四十歲往上,人挺瘦,眼睛細長,再要形容也形容不出什麼來,沒有什麼特點。
這兩位,反正是沒有哪個是猴臉。
倘若是個猴臉,倒也不至於說沒有特點。
再說了,年紀也對不上,據李邵回憶,十幾年前那猴臉就是四五十歲的樣子,現如今若是在世,已是五六十多了。
而馮嘗口中的童公公,當年三十左右,真論起來,與陳米衚衕里出現的那位在年紀上能算吻合。
至於是不是同一人,眼下暫且不好說。
徐簡想着,便多問了兩句:“曹公公,查出來的有哪幾位童公公?”
曹公公答道:“一個年方十二,三年前才剛剛進宮,現如今在後花園洒掃。
一個歿年五十三,太興十一年就沒了,原是在先帝爺的阮貴人身邊做事。
還有一位剛過了三十,跟着張公公協理宮宴。”
的確是一個都對不上。
此事暫時僵住了,聖上便擱下,只與李邵、徐簡交代刑部事情。
李邵的心思沒有收回來,面上端着,沒有叫人一眼就看穿他的心不在焉。
等從御書房退出來,徐簡與李邵一塊回千步廊去。
春雨下過幾場,近來枝頭冒新芽,早春花也露了骨朵,正是欣欣向榮景象。
李邵無心去看花,匆忙腳步顯示了他心中的焦急。
汪狗子就跟在一旁,琢磨着剛才面聖大抵不太順利。
進御書房前,殿下興緻不高,但也過得去,沒想到出來後、連步伐都滿是不耐煩。
“馮嘗交代的,別不是胡說的吧?”李邵轉頭問徐簡。
徐簡抿唇。
他並不想當著汪狗子的面談論那“童公公”,但李邵並無那樣的防備。
聖上只叮囑了李邵莫要與旁人說定國寺,但馮嘗不是一回事,徐簡貿然明示暗示也沒什麼用處。
一來李邵不見得配合,二來、指不定就讓汪狗子琢磨出李邵有事情隱瞞身邊人。
“臣與馮嘗不太熟,吃不准他會不會信口胡說。”徐簡答得中規中矩。
李邵嗤笑聲:“曹公公也想交差,真的假的先報了再說。”
說完這句,李邵不再多評,徐簡當然也略過這個話題。
只汪狗子眼中精光閃過,對此十分好奇。
他想套殿下的話,但當著輔國公的面來套,着實不是明智之選,他便按捺住了。
反正國公爺不可能十二時辰都跟着殿下,等今日下衙回到毓慶宮,他再問也不遲。
出宮時已過申正,在禮部坐了沒多久就散值了。
待用了晚膳,汪狗子伺候李邵漱口,佯裝隨口問道:“殿下,那馮嘗是在小的調過來之前伺候您的公公吧?”
李邵把口中茶水吐出來:“你怎麼問起他了?”
“小的只聽說他犯了事、被曹公公帶走了……”汪狗子訕訕笑了笑,“小的剛調來時,郭公公和曹公公都提點過小的,讓規矩謹慎,切莫步了馮公公後塵,可這塵是什麼樣的,也沒人告訴小的。”
“吃裡扒外、心術不正!”李邵一想起馮嘗來就生氣。
他原那般信任馮嘗,沒想到馮嘗與那王六年是一夥的!
一想到馮嘗明面上對他各種順從、替他辦這辦那,背後算盤卻打得噼里啪啦響,李邵就跟吃了蒼蠅一樣的噁心。
藉著提醒和回稟,馮嘗夾帶私貨,全是為了害他。
而他被馮嘗牽着鼻子走,背地裡馮嘗還不知道怎麼笑話他的!
李邵越想越煩悶,咬牙對汪狗子道:“你千萬別步了馮嘗的後塵。
我告訴你,落在曹公公手裡可沒有什麼痛快可言。
馮嘗還沒死呢,不知道被曹公公折騰成什麼鬼樣子了!
他說出來些東西,要是真的也還好,要是假的,回頭曹公公收拾起他來,更加生不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