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他連殺我都不敢(兩更合一求月票)(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413章 他連殺我都不敢(兩更合一求月票)

徐簡假里埋真、真里藏假,把山上山下事情說了一遍。

從前與李浚打過的交道給了他很多經驗,他現在就很清楚,要在與李浚的交談里佔據上風,就不能“老實”。

只有真真假假、似真似假,才能吊足李浚的胃口,才能掌握主動。

果不其然,李浚看着風淡雲輕,實則全神貫注聽完了徐簡這一套真假混淆的說辭。

而後,勾着唇角輕笑了聲。

李浚這是不信嗎?

如若是頭一次交手,徐簡心中大抵會有這樣的疑惑。

但現在他看得很明白,李浚其實是在思考,偏又不想表露出這種思考來,反而以意味不明的笑容來“拖延”時間。

徐簡回以同樣的笑容,擺出比李浚都要胸有成竹的模樣來。

如此,反倒是李浚越發吃不準了。

雷擊潛府這麼大的事,他當然聽說了些。

連李邵在金鑾殿上如何自辨,把一眾朝臣弄得上不去又下不來的“精彩”畫面,李浚亦有耳聞。

那一場早朝的熱鬧,聽得李浚撫掌大笑。

他當時說什麼來着,李邵那個蠢貨、竟然還有聰明時候,也不知道是哪個給支了招。

現在,徐簡在那番說辭上更進了一步。

先皇後不止提點李邵,還點靈通,讓李邵想起那夜事情了。

這可真是……

說不信,還有那麽多可信之處。

要說信,信先皇後在地底下還降雷,他不如信明日父皇死而復生算了。

“你……”李浚淺淺吸了一口氣,道,“我只是久居永濟宮,不是腦袋出了問題。”

徐簡微笑看着他:“我本以為,比起故人託夢、先皇後提點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您會對那一夜的事情更有興趣。”

李浚嗤笑。

徐簡又道:“您認為,我剛才與您分析的來龍去脈,說不說得通?”

“說得通,當然說得通,”李浚放下茶盞,靠着引枕,“可與我有什麼干係?我早說過了,匪不是我安排的,火也不是我放的。他李沂要找猴臉太監還是誰,自顧自找去。來我永濟宮,我這兒可沒有猴臉的。”

“怎麼會與您無關呢?”徐簡一點不着急,“他那場謀划動靜極大,最終以聖上登基告終。

從結果看,他自己沒撈到好,但您和李汨,被他坑得夠嗆了。

他策劃了山賊襲鎮,弄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全朝剿匪。

李汨直性子,以死囚災民當功勞的那一套是他自己想的,還是王六年教唆的,眼下真不好說了。

而李汨上鉤了,其餘殿下為了不落後,亦參與進來。

這局布完,那人就匿名向聖上告密,揭露寶平鎮真相,矛頭直指定王殿下。

聖上沒有輕信,但您積極對定王發難了。”

說到這裡,徐簡頓了頓,看了眼李浚淡然的面色,才又往下道:“以您的能耐,您未必真信了,但您不會錯過一個把定王拽下來的好機會。

定王焦頭爛額,本就疲累的身體在此重壓下病倒了,最後病故。

先帝震怒,處置了李汨與您。

但您再想一想,當年沒人來負責定王之死,現在您已經知道了,對定王用毒的是王六年。

背後的那人,以寶平鎮為切入口,布局剿匪又揭露,毒死定王,廢了李汨,又禁了您。

您是他的成果,也是他毒殺定王的棋子。

這叫什麼?

被他賣了還得替他數錢。”

話音一落,饒是李浚一直都擺出遊刃有餘的姿態,這一刻臉上也險些沒有繃住。

以他的自負與自傲,這種評語簡直是奇恥大辱。

偏偏他還反駁不了。

徐簡似是根本不在乎李浚氣不氣、惱不惱的,又道:“當然,他也是百密一疏。

本來皇位之爭就是僧多粥少,能少一個對手就少一個,沒成想定國寺之火燒出了人命,把原本無心爭位的聖上給燒得下場爭奪、後來居上。

您想,倘若沒有寶平鎮的事,聖上依舊是個與皇子妃拌嘴鬥氣的閑散六皇子。

李汨之後被王六年坑去了其他路子上,但沒有明確向定王發難的機會,您八成是不會做先鋒。

最終鹿死誰手,還不好說。”

李浚仰頭一口喝了茶。

舊日畫面在腦海中閃過,他記得那年的金鑾殿,各路人馬唇槍舌劍,各懷心思。

那種死死咬住對方咽喉的刺激感,依舊在他身體里翻滾。

與今時今日、毫無波瀾的永濟宮相比,天差地別。

“怎麼?”李浚放下茶盞,問徐簡道,“你是想讓我給你咬個人出來?”

“怎麼能說是咬呢?”徐簡笑着給李浚續茶,“我只是想聽聽您的見解,您懷疑誰在你們兄弟背後弄了這麼一齣戲?”

李浚大笑,笑過後玩味地看着徐簡,一字一字道:“我誰都可以懷疑。”

“是嗎?”徐簡問。

李浚想重新掌握主動,徐簡自不能讓他如意。

他不疾不徐道:“那您慢慢說,一位一位地懷疑過去,我洗耳恭聽。”

李浚笑容微凝。

這麼油鹽不進的人,當真少見。

說起來,也是身份地位大不如從前了,他還是行走朝堂的三皇子時,哪個朝臣敢跟他這麼來?

脾氣好的、膽子小的,那都老實聽話。

血氣重的、膽子肥的,甩袖子大罵的也有幾個。

但這麼不陰不陽,看似順從、實則全是反骨的,稀罕至極!

李浚心裡有氣,嘴上更不會如徐簡的願,語調萬般輕慢嘲弄:“我懷疑誰,區別都不大,我就問你,李沂敢動手嗎?

官府斷案要證據,皇帝殺人可不用那麽講究!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那個君敢讓臣去死。

我說李渡,他會殺李渡嗎?

我說李沄,他就會去殺李沄?

他不會,他不敢,他連殺我都不敢!”

徐簡沒有接李浚這番話,但心裡還是認同的。

聖上不是那樣不講理的人。

李浚似是來了興緻,侃侃而談起來:“父皇只是幽禁了我,留着我這條命。

他李沂要做講究人,他不敢違背父皇的遺命。

我在永濟宮裡好吃好喝,冬天燒銀絲炭,夏天吃冰碗羹,吃穿用度上逍遙自在。

連我都還活着,沒憑沒據的,他能對李渡下手?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