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他不仁、我不義!(五千大章求月票)
徐簡又去看其他死傷者。
一個個都穿着夜行衣,臉上包裹着嚴嚴實實,只露出兩個眼睛。
扯開布看去,好像都極其面生。
其中有幾個是太監,這個最好分辨,餘下的或許是宮裡當差的侍衛。
死人沒氣,活人緊閉着嘴。
能來助李渡脫身的,必定都是死士,一個個的嘴巴嚴實。
徐簡猜想,不比王六年的嘴好撬。
於是他又站起身來,看了看周圍。
侍衛們或是緊張、或是不安地站着。
內應想來就在他們之中,徐簡沒有立刻揭穿假李渡,只與聖上道:“被劍刺傷,失血過多,偏臉上還受傷了,王爺薨逝前想來也很痛苦。聖上,不知道王爺是怎麼離開的牢房?”
聖上緊繃著臉。
曹公公看在眼中,便道:“也是剛到沒多久,才穩住局面,沒顧上細問。”
徐簡聞言,後退半步,把位子讓了出來。
曹公公看着那一眾侍衛:“誰來說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晚上值夜的是誰?”
話音落下,兩侍衛硬着頭皮站了出來。
人跑了是大罪,人死了也一樣是罪,兩人就算想把自己摘出來也沒那如簧的舌頭。
既如此,也只有實話實說。
“是小的兩人,一直看守着,小的正對牢房坐着,清清楚楚看到王爺在裡頭、牢門也掛着鎖。”
“宋僉事擔心小的們犯瞌睡還特特送了茶水吃食來。”
“對,小的們都吃了,然後就、就好像睡過去了。”
“沒什麼印象了,直到僉事一人一巴掌把小的們叫起來,這才發現牢門大開、王爺不見了。”
“那就趕緊喊人,小的們也提劍就衝出來。”
“外頭亂成一團,王爺身邊冒出來十來個幫手,就打起來了。”
“他們不敵,出現傷亡後就撤退了,小的們這才發現王爺已經倒在地上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把經過平鋪直述着說清楚了。
對這兩人“睡過去”了,曹公公亦不覺得意外。
牢房裡的人能跑,看守難辭其咎,一般來說,要麼走神、要麼睡覺,另一種就是監守自盜。
至於這兩人是真睡了還是參與了放人……
曹公公看向宋僉事。
宋僉事心裡發憷。
今夜之事,算不上多麼天衣無縫,起碼真追究起來,他這個僉事肯定別想跑。
但每一環都按部就班地做得了,算得上功德圓滿。
至於他的下場……
若能矇混過去,罰俸、貶職都能接受;若是脫不了身,那就十八年後好漢一條。
好壞都想明白了的事情,宋僉事面上擺出給別人看的懊惱氣憤與焦急,實則內心有個底。
可偏偏,圓滿的事上出現了不圓滿。
輔國公來了。
他蹲下身在“王爺”的遺體旁觀察了好一會兒。
別是被看出來了吧?
不應該,他那一劍也是算計好的,知道砍在那兒最能弱化不像的地方。
剛才他也用火把照過,起碼他這個知情人去看,那遺體的五官足夠以假亂真。
輔國公作為不知情的那一方,真能一眼看穿?
宋僉事滿腹嘀咕。
哪怕輔國公查看完之後並未提出質疑,宋僉事亦不踏實。
這可能就是“心虛”。
道理他懂,也想控制住,可惜做起來有些難。
宋僉事只能寬慰自己,不管如何,王爺已經平安離開了。
在這出金蟬脫殼的戲碼中,王爺最想達成的結果自然是“死”。
聖上認定晉王已死。
朝廷會繼續追查李嶸殿下等人的下落,卻不會再尋找晉王。
等過個三五個月,搜查力度自然而然就減小了。
已經被認為是個“死人”的王爺就能有更多的自由與機會去做後續的事,而不用時刻擔心追兵。
不過,有人算就有天算。
事情出岔子,假身被戳穿,朝廷的追查久久不散。
王爺做事固然束手束腳,可畢竟也是逃離了京城,只要青山還在,一樣可以徐徐圖之。
最差也就那樣了!
宋僉事定了定心神,拱手道:“聖上,下官送了茶水進牢里,那時王爺的確好好關在裡頭。
後來的事下官也模模糊糊的,等下官睜開眼,王爺不見了,他們兩個都睡著了。
下官就知道壞事了,中招了!
之後就與他們說的一樣,下官與兄弟們一道與劫徒交手。
他們都穿着夜行衣,混亂之中成了這樣。
下官看管不利,叫人鑽了空子,還請聖上責罰!”
聖上打量了宋僉事幾眼,不置可否。
曹公公又問:“你們三人好端端都睡著了?熏香還是迷藥?那茶水點心呢?”
宋僉事道:“急着追出來,沒有顧上那些。”
徐簡與聖上請示,進了牢房裡。
比起白日來時,進門處顯得雜亂許多。
桌椅倒下了,點心散落在地上,有幾塊滾去了一旁,有幾塊在路中央被踩扁了,茶碗茶壺盤子全碎了,茶水濕了地面,流開去一片,滲進了地磚縫裡,只留下薄薄一層水漬。
再往裡看,牢房大門開着,鐵鏈鐵鎖掉落在地上,鎖孔上還插着鑰匙。
徐簡退出來,向聖上說了裡頭狀況。
曹公公又問宋僉事:“鑰匙當時放在哪裡?”
宋僉事道:“就掛在桌子後頭的牆上。”
“大約睡了多久?”
宋僉事又道:“剛對下了時辰,可能有個兩三刻鐘。”
曹公公深深看了宋僉事一眼。
不謹慎。
晉王能從牢里出來,就是這幾人的不謹慎。
可僅僅只是不謹慎嗎?
最可能被動手腳的就是茶水,而茶水全打翻了,驗都沒法驗。
真讓晉王逃脫了,定是一個個都不能輕饒,但偏偏,晉王死在這裡了。
有十餘個死士,若真的還有看守牢房的內應,怎麼晉王還能死了?
真就是運氣太差了?
曹公公不想把這個結果歸於李渡的運氣,但現在,李渡的遺體就在他的面前。
莫非是他小人之心,看守的侍衛里沒有內應?
他們只是中招了,又不謹慎,險些被晉王逃了?
思索着,曹公公下意識看了眼聖上。
從聖上的神色來看,曹公公想,聖上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宋僉事僵着脖子,低垂着頭,眼珠子卻東瞥西瞟地,想從聖上等人的臉上看出些苗頭來。
尤其是輔國公,宋僉事眼下最擔心的就是迅速趕到這裡的輔國公。
國公府在西街,從他們這裡上報、到聖上把國公爺叫來,怎麼會這麼快?
難道國公爺昨夜沒有出宮?
宿在慈寧宮了?
宋僉事自以為在偷偷觀察,卻是不知道,他那點不自然地肢體動作全落在了徐簡的眼睛里。
內應的身份,徐簡已經有了判斷。
“聖上,”他走到聖上身邊,低聲道,“臣想請您借一步說話。”
聖上挑了挑眉。
為何深夜進宮,徐簡剛才還沒有說。
聖上往邊上走了幾步,避開侍衛們:“說吧。”
“臣着急進宮,正是想到了今夜會有變故,劫牢許是一場戲,死的八成不是晉王本人,”徐簡壓着聲音,道,“晉王極有可能準備了替身,臣就是想到這一點才連夜進宮,沒想到還是遲了一步。”
“什麼?”聖上愕然,語氣明顯着急起來。
他難以置信,扭過頭去看向地上的“李渡”。
這個李渡,是假的?
可他剛才親眼看過,曹公公也看過,沒有看出問題來。
“你蹲身查看時發現了什麼?”聖上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