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我也有我的懼意(兩更合一求月票)(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449章 我也有我的懼意(兩更合一求月票)

青雀衚衕。

林雲靜的新家就在衚衕裡頭。

新婚一月出頭,日子上了正軌,今日便請了林雲嫣、林雲芳以及朱綻來坐着說說話。

都是相熟的,登門也只提些日常吃用當禮,人坐下,禮也上桌,看着也熱鬧。

朱綻問道:“聽說你婆母回鄉去了?”

“是,”林雲靜道,“我想讓她多住些時日,只是她在老家住慣了,實在不適應京里。”

余璞與他母親是孤兒寡母。

寒門拉扯大一個兒子、還是高中的兒子很是辛苦,但老太太性子好、身體也不錯,這麼多年熬出來了。

如今,獨子在京城做官,又娶了高門媳婦,按說是到了享福時候。

可老太太着實不是閑得住的性子。

忙碌了大半輩子的人,一旦停下來,渾身不得勁。

而且她適應的、習慣的生活方式全是老家那兒,京城中想尋人嘮嗑嘮嗑,也沒有什麼老姐妹能湊一塊。

因此,老太太操辦完婚事,便幾次提出回去。

兒子兒媳一留再留,讓她在京里住到了成親滿月,這才給她安排好了,讓風風光光回鄉去。

老太太如今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走時紅光滿面。

“我擔心她年紀大了,獨自生活不方便,”林雲靜笑着道,“婆母說,她在老家那兒有親戚看顧,她以前就是個彪悍性子,親戚鄰里都依着她、敬着她,現在兒子又有出息,鄉里鄉親的往後想走她門路的人多的是,更加會捧着她,不叫她有一點難處。”

這的確是一句實話。

小縣城、小鎮子的,寡婦討生活不容易,若不彪悍,早就被人連骨血都吃乾淨了。

能有今日成果,在座的姑娘們,不管是已經嫁人的林雲嫣、林雲靜,還是尚在閨中的林雲芳、朱綻,都要豎起大拇指贊一聲老太太好本事。

而這句“能橫着走”也不是虛話。

人情關係就是這麼直接、簡單,有價值的,誰都捧着。

余母有一位做京官、娶侯門姑娘的兒子,別說普通百姓鄰里了,縣太爺見了她都得客客氣氣。

這也是余璞在高中後,能放心讓老太太留在家鄉的原因。

“她身體健朗,自然還是依她習慣,”林雲靜又道,“再過些年,她一人生活不方便了,再與她提照顧的事。”

林雲芳聽着,少不得又問起大姐與大姐夫日常相處如何。

林雲靜在此事上內斂,卻也架不住林雲芳撒嬌,挑了些與她講。

朱綻一面聽,一面打量着屋子裡外。

她先前聽說過,這宅子其實是林雲靜的陪嫁。

“看得出來,你們家很滿意這個女婿。”她低聲與林雲嫣咬耳朵。

林雲嫣莞爾。

這話沒錯,的確是上上下下都滿意。

一直以來,余璞手頭都不寬裕。

剛進翰林院,俸銀能夠日常生活,但余璞必須節儉再節儉,他要按着計劃歸還誠意伯府銀錢。

因此,成親之前,他是與幾個同僚一塊合租了一宅子。

而誠意伯府嫁姑娘,祖母願意挑中人品下嫁,卻絕對不會委屈大姐與旁人合租院子。

京城地價擺在這兒,也不可能讓余璞攢夠銀錢買宅子,最後兩家商量着來,相看了這麼一個獨門獨戶的小宅,祖母貼補給大姐。

林雲嫣道:“都滿意大姐夫的才華與人品。”

誠心實意結親,自不會去盤算計較,目的就是讓小夫妻兩人過得好。

林雲靜不會因為娘家得勢、付出的多就趾高氣昂,余璞亦不會因為現今剛入仕、捉襟見肘而阿諛奉承,更不會拿着好處還心生怨懟。

實誠人辦實誠人,日子才能走得遠、走得順。

至於外頭別人怎麼看、怎麼說,那就管不着了。

畢竟,各家有各家的相處方式。

這門親結得好不好、對不對,時間會給出答案。

“挺好的,”朱綻感嘆着,“地方不大,卻很溫馨。”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虛景,她親眼見識過、憤怒過,如今看來,這種溫馨遠勝於侯門深宅的冰冷骯髒。

她對余璞的了解都來自於林家三姐妹的交談,但她了解林雲靜。

林雲靜為人真誠,這日子能過得起來。

林雲嫣從朱綻的口吻中聽出了幾分羨慕之意,又想到近些時日聽到的些許傳聞,一時也頗為好奇。

看了眼大姐與三妹,林雲嫣微微斜着身子,問朱綻道:“我聽說,於家那兒總有個和氣婆子上門。”

朱綻挑了挑眉:“怎得?我這裡油鹽不進,他拐彎抹角想讓你來當說客?”

“那倒沒有,”林雲嫣實話實說,“那日我們一道在茶樓里與他打過照面後,我就沒有再見過他,他也沒讓國公爺代為示好、請動說客。”

這個“他”,指的就是保安侯的么孫喻誠安了。

那日匆匆一面之緣,朱綻壓根沒往心上去,誰知道過了幾日,一位嬤嬤就尋來了於家。

嬤嬤姓祝,一身勛貴人家僕婦的姿態氣度,本人和氣又健談,來時還拎了兩盒點心。

“她說來尋我的,”朱綻低聲說著,“舅娘們以為她是你或者其他我熟悉的人家中的,就請她進門了。

我一問,才知道是保安侯府的人。

她倒是沒說什麼叫人為難的話,送了點心、聊了幾句就走。

我不想收,她還不應,跑得那叫一個快,我又實在不好意思在衚衕里追着她還點心……”

林雲嫣聽朱綻形容,光是想像一下那個場面,就忍不住笑個不停。

說到底,也就是點心而已。

真為此在衚衕里你追我趕,引鄰居們出來看,那才是真被架在火上了。

“如此說來,他行事倒也有考量,”林雲嫣點評道,“他自己與親隨不出面,由嬤嬤來,左鄰右舍哪怕見着了也不會多想。”

真由喻誠安或者親隨尋到於家大門去,那不管收與不收,都少不得一片流言蜚語。

那對朱綻沒有一點好處。

“嬤嬤來了好幾趟,這次點心下次胭脂的,”朱綻嘆着氣搖了搖頭,“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和氣得不得了,也沒有給人吃閉門羹的道理。”

林雲嫣很明白。

一來拉不下臉,二來小官之家輕易不會去得罪侯府,三來還是不想多事讓鄰居看熱鬧。

也是喻誠安把握住了那個度。

他只想與朱綻示好,沒有嚷嚷開的意思。

從頭至尾,鄰居們都不曉得那嬤嬤究竟是哪家的,反正朱綻有貴人手帕交,郡主車駕都來過於家好幾次,一看就顯貴的嬤嬤也不稀奇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