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家中不讓玩香(兩更合一求月票)
聞言,恩榮伯老夫人嘆息道:“理是這麼一個理,我也覺得定北侯府不會與那李渡有聯繫,但朝堂查通敵也不是我們婦孺認為這樣那樣的……”
林雲嫣哪裡不曉得?
她是體會最深的。
說到底,也就是皇權傾軋,各方勢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是否謀逆,那所謂的證據,全是虛的假的。
從前的誠意伯府,也是這麼沒的。
心裡有數,嘴上卻不能那麽說。
“是啊,牽連這事,難免多斟酌考慮,”林雲嫣話鋒一轉,“我們無力替定北侯府洗脫罪名,只是力所能及地,能幫儘力幫些。
老夫人,我也不是往自個兒臉上貼金。
現在這時候,旁人家做事多顧忌,也就是恩榮伯府,以及我,行事即便沒那麽周全,也不怕無端端被連累了。”
“郡主受皇太後寵愛,”老夫人緩聲道,“也是心善人,見不得老鄰居受磨難。
我並不是推脫什麼,能幫的事我們沒有坐視不理的道理。
可也怕弄巧成拙。”
林雲嫣從老夫人的話語里聽到了擔憂,她佯裝不解,追問道:“怎麼會弄巧成拙?”
老夫人嘆道:“越是我們這種人家,行事越要謹慎。唉!”
“我倒是覺得,”林雲嫣微微傾着身子,壓着聲音與老夫人道,“廢太子後,聖上對殿下依舊看重,只是殿下在朝堂上的狀況大不如前。
我與國公爺自然是希望幫助殿下,但殿下想要重回太子之位,也少不了恩榮伯府的幫助。
若連外祖家都袖手旁觀了,殿下還能指望誰呢?”
老夫人聞言,臉色一白。
她上上下下打量了林雲嫣幾眼,沉聲道:“聖上有聖上的考量,殿下若是一位合格的儲君,朝臣們也都會看在眼中。郡主,這話咱們自己人說說就行了,外頭千萬別說了。”
林雲嫣眨眨眼:“是啊,自己人說說,外人我說什麼去?”
話已至此,林雲嫣起身告辭。
余嬤嬤一路送她出去。
一出院門,林雲嫣眉宇微微一蹙。
余嬤嬤看在眼裡,道:“郡主,奴婢僭越說一句,我們老夫人本分克己,她不是不為殿下擔心,而是有力也不知道怎麼使、更不敢使。”
“我曉得,”林雲嫣道,“我也是着急。
表面上看是那李渡在算計定北侯府,可背地裡呢?
我們國公爺也在裕門,若是定北侯因此亂了陣腳,西涼人趁勢進攻,裕門吃幾場敗仗,國公爺一樣難辭其咎。
到那時,國公爺也得小心翼翼,在朝堂上落人一頭,哪裡還能再積極為殿下爭取什麼?
嬤嬤許是不清楚,我可是聽我父親說了,藉著定北侯這事,柳家顧家逮着機會要盡量多抓些好處。
也就是說,定北侯府事情不平,一路往下滑,他們季家不好,我們也一樣受挫。
我今日着急,難道只為著我自己嗎?
說得不好聽些,皇太後在一天,我風光一天,國公爺哪怕吃敗仗、也不是首罪,我們關起門來還有日子好過。
可殿下怎麼辦?以後怎麼辦?”
余嬤嬤聽她幾句真情實感的抱怨,聽得心裡七上八下。
把人送出去,回屋裡一看,老夫人盤腿坐在羅漢床上,一臉凝重。
余嬤嬤把林雲嫣那一番話又轉述給了老夫人,道:“奴婢看着,郡主也是真着急了。”
“唉……”老夫人長長嘆了一口氣,滿面無奈,“我也明白她,她這個年紀,遇事難免急切些。可自家狀況自家知道,不是我們不想急,是根本不敢急。”
余嬤嬤垂下眼。
作為夏家的老僕,家中狀況自是一清二楚,又怎會不知道夏家有夏家的困局?
恩榮伯府、國丈國舅,看着是風光,靠幾個名頭就能砸人了,可除了這名頭,他們夏家還剩下什麼了?
什麼都沒有剩下。
只有“恩榮”,而無實權。
若不是出了一位皇後,連“恩榮”兩字都落不到頭上。
而偏偏,皇後娘娘在聖上登基前就走了,虧得是留下了嫡長子,且聖上重情義、登基後沒有再立新後,這才讓夏家能平順地以國丈之家行走。
可娘娘走了多少年了呢?
十幾年了!
聖上的這份恩寵還會留有多少年?
誰都不知道!
若太子殿下能平順繼位,那一切還好說,但太子都不是太子了!
他們若積極主動去為殿下謀划什麼,萬一事情沒有辦好,反而惹來了聖上厭煩,那就是幫倒忙。
況且,聖上從十幾年如一日待夏家溫厚,也與夏家的克己、收斂脫不了關係。
如若夏家張牙舞爪,興許早就不是今日局面了。
如果皇後娘娘還在,也不至於讓娘家這麼卑微克制,說到底,今天的恩榮是空中樓閣,腳下虛得很。
“郡主年輕,她不懂這些,”老夫人擡手抹了抹眼角,“說句不該說的,等哪天皇太後走了,她才會明白這種困境。”
余嬤嬤道:“郡主打小也不是恃寵而驕的人。”
“早幾年的確不是,”老夫人想了想,道,“近兩年,尤其是嫁人後,我看她也招惹了不少。
倒也不能怪她,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嫁去輔國公府,手上經文要念順暢,也少不得費勁。
我看着,她與輔國公,和殿下之間好似也沒有那麽默契……”
余嬤嬤訝異:“意見相左大抵是有的,但要說不是一條心,奴婢看着不像。”
只定國寺那份救命大恩,就是將來平順的保證了。
郡主與殿下之間不該拆夥。
“別家事情,我們也鬧不明白,”老夫人眸色一深,叮囑余嬤嬤道,“郡主想幫定北侯府就由她去,我們還是老樣子,外頭事少摻和,不要亂惹麻煩。
是了,清知近來時常與殿下走動?讓他也太平些!”
余嬤嬤應下。
另一廂。
林雲嫣走出恩榮伯府,心裡縈繞了不少疑惑。
老夫人在對待李邵的問題上,剋制過了頭。
以前,尤其是上輩子,李邵掌權後,對安逸伯府發難,牽連定北侯府、誠意伯府時,恩榮伯府從始至終並未站出來為老鄰居們說過什麼話。
這肯定不能說錯,也不至於去怪罪,都是一大家子,想護住自家人、不惹麻煩,人之常情。
況且,恩榮伯府長年累月之間就是上朝點卯,不問朝堂大事,只做閑散皇親,這樣收斂之下,夏家若站出來反對李邵的意見,反而會更讓人覺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