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天家無親情(兩更合一求月票)
靜心堂。
李嶸坐在窗邊,一聲不響,看不出究竟在想什麼。
一個時辰前,曹公公來請的人。
李嶸不曉得他與母妃說了什麼,只看到母妃驚慌失措,立刻就隨曹公公走了。
隱隱約約的,李嶸察覺到事情不太妙。
莫非父王出事了?
李嶸不敢斷言,但他覺得,能讓母妃那麽慌亂的,十之八九與父王有關。
待聽見外頭動靜,李嶸忙起身從偏殿走出去。
“母妃。”他喚了一聲。
晉王妃擡眸看向他,有一瞬的恍惚,而後整個人如釋重負一般、身子軟了下去。
嬤嬤眼疾手快,趕忙攙扶住了她,兩人才沒有一道摔坐在地上。
李嶸幫着嬤嬤將力竭的晉王妃扶到屋裡,又倒了一盞茶遞過去:“您怎麼了?”
晉王妃一口飲了,面對兒子,她漸漸平復下來。
“嶸兒,”她握住了李嶸的手,盡量放平語氣,“你父王歿了。”
李嶸愣住了。
饒是猜想到了事情不妙,但親耳聽母妃這般說,李嶸連呼吸都緊了。
“怎麼會……”李嶸喃喃,“母妃見到父王了?父王當真、當真歿了?”
“剛才就是隨曹公公去認了認,”晉王妃道,“我親眼看過了,的確是你父王。”
李嶸的眼睛瞬間紅了:“我能去見見父王嗎?我是說,不管他做過什麼,他都是我的父親,做兒子的想給父親磕個頭。”
“我曉得、我曉得你,”晉王妃輕輕拍着李嶸的背,“這事還得聽皇太後的意思,但娘娘素來寬厚,你只是磕個頭……”
是啊。
只是磕個頭,再不用有別的事了。
其實,在聽說李渡死了的時候,晉王妃長鬆了一口氣。
她是慶幸的。
李渡在外頭不見蹤影一日,她提心弔膽一日。
現在死了,就再不會連累她,連累她的娘家人了。
最重要的是,不會連累嶸兒了。
都說知子莫若母,但晉王妃不敢說自己看穿了兒子。
大部分時候,她覺得嶸兒乖順,可她也做過噩夢,夢裡嶸兒受李渡指使行事,惹來禍端。
大半夜的,從夢中驚醒過來,晉王妃記住了她狂亂無序的心跳,記住了渾身淋漓的大汗,她太怕了。
終於、終於讓她等到了李渡死的這一日。
不管嶸兒內心裡到底怎麼想,與李渡是否有聯繫,那已經是個死人了,嶸兒就再不用做什麼了。
僅僅是去磕個頭。
晉王妃都想給李渡磕個頭。
總算是橋歸橋、路歸路了。
慶幸的情緒滿溢,懸着的心落下來了,晉王妃沒有忍住,抱着李嶸嚎啕大哭。
這是“死而復生”、是“劫後餘生”。
“嶸兒,”晉王妃一邊哭、一邊與李嶸道,“你父王歿了,與他相關的案子便能一件件了結。
等事情辦完,我們就能出宮回去了。
先回你外祖家住些時日,之後我們搬出來,我們母子安安靜靜過日子。”
李嶸不住安慰母妃:“都聽您的安排,您放心,還有我陪着您。”
晉王妃淚眼婆娑,卻是沒有看清楚,李嶸眼中神色複雜極了。
等晉王妃發泄了心中情緒,李嶸才又問道:“父王是怎麼死的?”
晉王妃搖了搖頭:“曹公公沒有細說,我也就沒有問。”
李嶸不再多言。
只不過,這種事情哪裡可能瞞得住?
不過一日,各處都有了些傳言,且越傳越是豐富。
林雲嫣也聽了一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也有不少誇大其詞。
想來也是,如此天賜良機,沒人會放過。
金鑾殿上有正直的御史大聲斥罵,也有各懷心思的臣子借題發揮。
大殿下是不是被算計的,那很重要嗎?
重要的是,藉著這次機會,徹徹底底讓李邵失去繼位的可能。
尤其是柳、顧兩家,原就是“反李邵”的急先鋒,這下子更是絲毫不藏不裝,與一派的官員彼此配合,不止要定李邵假借聖意的錯,還要定他濫殺無辜的罪。
反正,吉安鎮就是死了這麼多人。
底下官府照着名冊分出來真假百姓,亦可以黑着臉、捂着胸口罵回去。
“聖上還要護着大殿下嗎?”
“當年私出裕門就替大殿下瞞下了,回京的輔國公不敢說真話,裕門那麽多將士也不敢說真話,今時今日,這份名冊難道就是真的了?”
“若非郡主及時向安逸伯求援,現在的吉安又是什麼狀況?”
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李邵都沒有聽到,他還是病倒了。
秋雨涼,他先是為著殺了李渡而熱血沸騰,很快又知道殺了個假的而憤怒不已,一身濕漉漉回到京中,大起大落沒有抗住,沐浴完還沒吃幾口飯菜,就先哇哇吐了一地黃水。
太醫趕緊來了,診脈開藥,讓人先養着。
聖上沒讓挪回毓慶宮,依舊留在他這裡偏殿,就近照看着。
當然,讓聖上心焦的也不是李邵的病。
太醫說了,就是受寒又勞累,沒有大事,養一陣就好了。
聖上操心的是後續事情。
皇太後說的話,朝臣們說的話,全在他的腦海里來回反覆。
下朝後,聖上又去看望李邵。
李邵昏昏睡着。
郭公公道:“半個時辰前醒過一回,喝了葯,才又睡下。”
聖上坐了一刻鐘,才又走出去。
曹公公上前來,道:“聖上,皇太後准了李嶸殿下去拜別李渡。”
聖上啞聲道:“知道了,應當的。”
李渡的屍體被安置在碧華宮,也就是從前他的生母章選侍住過的宮室。
這也是皇太後與聖上提了後定的。
恨自是恨得咬牙切齒,但仇人死了燈滅了,活着的人還得念着些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