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楓黑着臉甩袖離去。蘇磊摸摸鼻子,一邊訕訕地咧着嘴,一邊捂着眼睛退了出去。
宣王謀逆這件事後續帶來的影響巨大。
誠王私自繞過皇帝調動駐軍,雖然表面看起來什麼也沒做。但他私調駐軍這事,本身就是一個洗刷不了的污點。
大臣們抓着這事輪番轟炸攻訐他。
皇帝也抓住這事不放,公然在金鑾殿的朝會上責罵他。
誠王的人氣、聲望,以及能力都在這次宣王謀逆事件里,受到了嚴重影響。
白曉碟這個鼓動誠王安心當“黃雀”的計謀,又失敗了一次。
她不會甘心失敗,自然又在削尖腦袋繼續想其他的招。
因為繼續這樣失敗下去,誠王也會淪落到跟宣王差不多的下場。
宣王造反,只有昭王一人從中獲益,其餘兄弟或多或少,都因為這件事而付出不同程度的代價。
隨着宣王、十八公主以及德妃的死,宣王謀逆這件事漸漸歸於寂靜。
大臣們怕引火燒身,在朝堂不提此事;哪怕有不開眼的提了,皇帝也當沒聽到,拒不回應。
除了當日在廣和宮正殿當眾揭了誠王與慶王那些見不得光的動作,皇帝後續也沒有再找他們麻煩。
就好像,這件事跟他們倆無關,他們並未摻和其中,不曾動過歪心思做過任何事一樣。
宮裡護駕有功的侍衛與禁軍,開始論功行賞。
跟隨宣王叛逆的城門守軍,除了該殺該撤的有限幾人外;皇帝言而有信並沒有追究其他人責任。
就跟他當初承諾的一樣。
而在這場謀逆里,立功最大的昭王,卻泯然於眾。
皇帝並沒有對他進行大肆封賞。
甚至都沒有在公開場合提一句“昭王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