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兩頭的生意太忙,她也沒有時間做,只能一推再推,現在因為下雪加上也沒有什麼要緊的生意要忙,便有時間來做了。
在現代要說這豆瓣醬什麼地方的最出名,那當屬郫縣豆瓣醬了。
豆瓣醬做得好,香味濃郁,炒出來的紅油做菜更香,做得不好那便只有一股子鹹味兒,一點都不好吃。
但要做成現代工業化的豆瓣醬,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設備和工具都沒有,所以只能做一個家常版的豆瓣醬了。
首先把黃豆放入水中浸泡一晚上,等黃豆浸泡得軟爛去皮了。
再放入鍋里蒸煮,煮到黃豆軟爛之後,再把水分瀝干,將黃豆放到木板上瀝水晾涼。
等黃豆涼下來之後,再加入麵粉進行攪拌,所有的黃豆都裹上麵粉之後,便把黃豆放在木板上攤平,蓋上稻穀杆子,等它慢慢發酵。
放在溫度稍高一些的地方發酵得會快一些,所以林巧巧把黃豆放在了廚房的爐灶旁邊,溫度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豆瓣醬靜靜的發酵着,時間一晃而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
也算是過年的最後一天了,雪已經融化了。
村裡各家各戶忙着做湯圓,準備元宵飯。
林巧巧打開了豆瓣醬,黃豆上已經長滿了白色的毛毛,是發霉了。
林子睿好奇的看了看木板上的黃豆,“姐姐,這東西還能吃嗎?都發霉了呢。
發霉的東西可不能吃,吃了會壞肚子的。”
林巧巧笑了笑,“當然能吃!這種黴菌是有益的,跟放發霉的那種黴菌不一樣。
只要出現白色的毛毛就代表是發酵好了,若是出現了其他顏色的黴菌,這就說明發酵的溫度沒有控制好。”
而這一木板的黃豆都是白色的黴菌,說明溫度剛剛好,發酵得也正好,可以接着做豆瓣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