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他又是氣又是滿足的離開永壽宮,剛回到上書房就接到緊急文書,說民間起義本是由亂民組織的暴動,他們沒有規劃沒有目的,也沒有見識足夠長的人作為領導,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這些人居然都擰成了一股勢力,分散各地的亂民連結在一起就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至少有數十萬人之多,以一個名叫鄭培的面具男子為首,佔據城池,擁兵自立。

魏子玉為了安撫這些亂民下了不少撫恤政策,送葯送糧,減免賦稅,懲處貪官污吏,雖然有不少瞞報的,官官相護之下他沒辦法全部兼顧,但朝廷的意思已經很明白,百姓本就為求安居樂業,不會拼着命來與朝廷作對。

這是一場有計劃的謀亂,就為了顛覆朝廷。

魏子玉大怒,道:“這鄭培是誰?”

聽說鄭培這人很神秘,沒人具體知道他從哪裡來時什麼人,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般,他臉上有一道標誌性的傷疤,手段謀略極為高超,所以那些人都臣服於他,願意為他所用。

又聽說那些亂民看起來又不像亂民,有些人行動有素,看起來更像是軍人。更甚者,他們還有足夠的兵器、糧草。

這人是要趁亂竊國。

魏子玉恍然大悟,難怪他的招安政策並沒有奏效,之前那些看起來混亂毫無章法的暴亂恐怕也是迷惑人的手段而已,就怕剛開始就聲勢浩大打出名聲被強力鎮\\壓,現在他們的規模已成,就用不着那些迷惑人的手段了。

他立刻派出大將帶軍前往鎮壓,這是動搖大魏根本的大事,自然不能輕視。

因為這事兒,朝堂上也不再催着他立後了,就連太後也安分許多,魏子玉還不知道他這算是因禍得福?

第171章 小禍水(9)

劉氏尚未回去相府,因為皇上有緊急事務要去處理沒來得及見她, 便讓她在偏殿等候。此刻她坐在這兒, 整個人都十分恍惚。

她見到皇上對葉蓁態度親昵, 在聽說葉蓁嫁給秦征前曾和某個男人不清不楚的時候也沒有動怒, 反而極為高興,說他欣賞像葉蓁那樣真性情的女子?

劉氏握了握拳頭,這新皇果然難以琢磨,她等了許久,終於等到魏子玉宣她進殿,男人人高馬大坐在龍案前,他神色冷沉, 臉色看起來十分不好, 劉氏跪到他面前, 她跪了好一會兒,埋頭看着奏章的魏子玉才終於抬頭看她。

他倒是沒說什麼,只是問她,可還能找到十幾年前李氏生產時的丫鬟產婆?

劉氏一驚, 連忙說恐怕已經不能了, 畢竟過去十六年,該走的走該散的散,該死的死,又逢亂世,想找到談何容易,又小心翼翼問::“皇上, 怎麼問起十六年前的事情來?”

魏子玉道:“葉蓁說她懷疑她娘李氏的死有蹊蹺,求朕給她一個真相,朕念及冠軍侯府一門忠烈,秦將軍唯一的子嗣早亡,便不忍拒絕她。”

劉氏這時已經想不到其他了,她只擔心魏子玉居然要查十六年前的舊事,當時那事做得隱蔽,知道的沒幾個,老管家死了,她身邊的老嬤嬤也早就離開,產婆自那次事情之後就離開了京城……這麼一想,劉氏又冷靜下來,道:“蓁兒或許是在外太久才會這樣想,其實相爺十分愛護姐姐,如果姐姐的死真有蹊蹺,相爺不會不管不顧的。是蓁兒誤會了,姐姐她是真的難產,為此我們也很難過……”

魏子玉看了她一眼:“但願如此。今日之事朕不希望太多人知道,你退下吧。”

劉氏心裡七上八下的想了許多,面前卻丁點不露,她只是在回到相府之後急忙找到葉中嶽,拉着他去到書房,左右見了無人才道:“相爺,我見到蓁兒了!我看蓁兒和皇上關係非同一般,更重要的是蓁兒居然誘惑得皇上幫她調查十六年前姐姐難產一事,我雖然說了當日之事不是人為是意外,但皇上看起來並不相信。相爺,你說怎麼辦?如果皇上真的查到十六年前李氏的死有蹊蹺,他是否會治罪?我們該怎麼辦?”

葉中嶽只是怕葉蓁暗中搞鬼給他們使絆子,卻沒有想到葉蓁要查李氏的死因!“她是不是從哪裡聽說了什麼?”

劉氏道:“怎麼可能?當時的老人都被我發賣出去了,老管家也死了,現在這府里知道這事的人也就你、我,我平日里對此閉口不談,葉蓁怎麼可能聽說這些事情?”

葉中嶽道:“那她怎麼會懷疑李氏的死有蹊蹺?”

劉氏怎麼知道?總之秦征死後的葉蓁就有些邪門,一個寡婦不老老實實待在府里,居然還入宮陪伴太後,如今還使了狐媚手段勾得皇上都聽她的話!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