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領着小廝去了許家,找到正在洗衣的李秀娥:“秀娥嫂子,你們家有活魚嗎?這位小哥想買條魚。”
“有,上響剛從河裡釣起來的。”李秀娥忙起身喊了屋裡的許老頭,“公爹,你上響釣回的魚在哪裡?”
“在灶房的水缸里。”本來許老頭是想明天拿去縣城賣的,若是今天能賣出去自然省了許多事,“我這條鯉魚可大了,有五六斤重。”
“大的好。”小廝就是想買大魚呢,“怎麼賣?”
縣城的魚五文一斤,五六斤的大鯉魚能賣二十餘文,所以許老頭說:“若是去縣城大概能賣二十五文,你給二十文可。”
能撿便宜自然要撿,小廝直接買下了魚,然後拎着魚便往走了。走之前姜念還送了他幾根香菜,“這是我專門種來做魚的,可以增加香氣去處腥味,吃得慣的人覺得很香,吃不慣的人可能覺得難吃,你拿回去試一試,如果無法接受就扔掉。”
“好,多謝。”小廝將買的蔬菜的和魚裝上騾車,然後趕着車就走了。
姜念看着跑起來的騾車有些心動,每日推板車去擺攤實在是太累了,租借牛車還得看別人臉色,還是自己買一隻拉車的牲畜比較好。
姜念回家點了點自己的錢,這些日一共攢了十六兩銀子了,另外還有二百個零散的銅板兒。
十六兩能買牛嗎?姜念並不知道行情,打算明天去打聽打聽,若是買不到就再攢一攢。
姜念把十六兩放到自己的戒指空間里存了起來,剩餘的二百個銅板兒則拿荷包裝着,明兒去縣城添置粗糧、豬下水和雞腳香料這些,“也不知道雞腳和鴨爪子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