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在隔日得知姜念幫他在村民們中間宣揚了一個善名,無意間也算為他的仕途填了一塊磚石,便在離開前書信一封給附近留守的同僚,推薦了姜念家的蔬菜、滷味、香腸以及臘肉等,如有需要可以去購買。
姜念也不知道自己無意的舉動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大的生意,她只是單純的想轉移一下話題而已。
眾人看着姜念賣的豬皮,紛紛說道:“我也要試一試這個豬皮,連大人都買了,味道肯定也不差。”
原本大家覺得數量有些少,捨不得花錢,現在一聽心底湧起一種感覺:自己和張大人吃過一樣的滷味,以後出門閑聊也有談資。
於是,大家紛紛花錢買齊了滷味豬皮,“你幫忙用筍殼包起來,我拿回家去吃。”
“拿回去做什麼?這麼香的滷味,說不定下午你就饞得吃掉了。”
“不吃,我拿回去給我兒子吃。”這人又問姜念:“你這滷味要是能下午賣就好了,我到時候再拿回家給我孩子吃,要不然真的可能忍不住給吃了。”
若是有個鋪子倒是能賣午市和晚市,可惜姜念沒有,來回一趟將近一個時辰,着實有些不方便,而且她也沒時間做兩鍋滷味,“人手不夠,暫時只能中午賣一次。”
眾人有些失望,但又不能強迫老闆來賣東西,只能中午買點想吃的帶回家去吃,“那就先買一點吧,給我包好了,可別掉了。”
“行,我多給你包一層。”反正筍殼都是去竹林里撿的,不要錢,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等滷味賣得差不多以後,姜念便回了村,下午打理家裡和菜地,第二天早起做滷味,然後賣滷味,每一天重複着同樣的事情,唯一的變數就是豆芽。
豆芽每天都有新的幺蛾子,一下要吃魚魚,一下子要去抓小鳥,一下子又去鑽樹林。雖然吵得煩人,但姜念卻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