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工坊建成
紅薯工坊不臨河,所以特意挖了一條水渠,將水引過來,到時候工坊開始動工後,就將河邊的水車裝上,水車會源源不斷的將水送過來,如果不動工了就可以將水車放下,這樣也能節約不少水。
從水渠這裡進門,便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院,這裡面有一個巨大的水池,池子上方搭建着屋瓦,四面無牆,可透風,四周還有一些只有屋頂的偏棚,下面可存放少量紅薯。
從河裡引水到池子里以後,就可以在清洗紅薯,水洗渾濁後就可以放出去,然後再清洗一次,因為這些髒水都是重複流入田地里,然後再灌入河裡,所以不用擔心浪費水源。
清洗乾淨之後的紅薯會送到後面的工作區,利用絞器切碎紅薯,然後放到巨大的石磨里碾碎成漿液,將漿液放下面的水池,然後通過人工用紗布將澱粉液漏出來。
澱粉液然後會通過通道流入後面的一個工作區的大池子裡面。
工作區有三十個池子,每個池子至少可以沉澱一千斤澱粉。
三十個池子一天便可沉澱出三萬斤。
裡面的清水和廢水都通過下面的渠道流出去,不需要人工跳出去放掉。
澱粉沉澱好後,一部分會拿到外面的曬穀場去晾曬,做澱粉基本上都是農曆八九月以後的事情,曬穀場正好空下來,用來曬澱粉正好合適。
另一大部分澱粉則會送到後面的一個工作區去製作粉條。
工作區一共有十個專門的鍋,每口鍋都連着一個水槽,水槽同時也連接着冰涼的水,到時候製作好的粉條可以直接放入水槽,源源不斷的涼水通過水槽,將定型的粉條衝到後面的一個大水池裡,然後由專人撈出晾曬。
天氣好的話就拿去曬穀場上晾曬,如果遇上下雨或是下雪,就會放到旁邊的晾曬區,晾曬區不是很大,分為上下兩層,上下都透風,方便下雨或是冬日來晾曬粉條和澱粉。
另外晾曬區旁邊還有一個倉庫,可以存放大量晒乾的澱粉和粉條。
倉庫挨着田莊的房子,到時候會安排人睡在倉庫外面的小房間里,專門看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