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行說道:“東家,我覺得張同和李秋都是念書的苗子,如果送去做掌管,實在是太浪費苗子了。”
姜念抿了抿唇,“怎麼說?”
祝行解釋着:“何馬他們幾個都很聰明,但屬於是當初流浪的時候摸爬滾打練就出來的精明,有一些商人的市儈精明。”
“但張同不同,他雖然話不多,很安靜,但他心思縝密,很會審時度勢,是幾個人中間的智囊團,更重要的是我曾經試圖演說策論,他也能一針見血的指明要點。”
“東家,張同真的很合適走試圖,您能不能讓他去試一試?”
姜念有點猶豫,沒有直接應下來,“你說李秋也很適合,現在他的進度如何?”
祝行說道:“李秋現在和張同差不多,一點就透,唯一的區別是因為年歲太小,沒有閱歷,所以在做文章這一塊有所欠缺。”
姜念嗯了一聲,“那其他人呢?”
“李夏也很聰明,腦子活絡,但是她是女子,沒辦法參加科舉,若是出生在富裕人家興許還能培養成一個才女。”祝行暗道說可惜,“至於其他孩子,資質都一般,最多也就能能認字做賬,以後當一個賬房管事應該也就是高峰了。”
姜念點了點頭,“行,那祝先生好好教教他們,做賬打算盤讓他們儘快練熟,莫約年後我會挑幾個優秀的人跟着李春一道去青州和掌柜好好學一學經商的事情。”
“至於張同......”姜念抿了抿唇,“年後再說,若是他真有這方面的想法,我會送他去縣城書院爭取一下來年的童生考試。”
祝行知道這事兒有譜了,拱了拱手:“多謝東家。”
姜念:“是先生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