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大麻煩!
唐平那叫一個頭疼啊!
這年代的採購很不方便,物流極不發達。
配件廠距離越近,配套成本也就越低,這也是改革開放後南方經濟發達的原因。
一些國內沒有的原材料,特別是電子材料,都是從南方沿海進口或者走私進大陸。
加上香港企業大規模轉移到距離最近的南方城市,發展三來一補加工企業。
有了企業自然要有配件廠,就這樣南方建立起了一個個配套產業鏈。
依託這些配套產業鏈,又在周邊建立起了更多的民營企業。
但是在雲城這個北方落後內陸城市,自然沒有這樣的先機。
要不是唐平折騰出的這一堆企業,雲城依然平靜如水。
雲城老百姓對於改革的認識非常淺薄,只知道票據取消了,街上出現個體戶了,廠長開始承包了,僅此而已。
直到十年後的國營企業大破產,雲城人這才明白什麼叫改革!
改的是工人/大鍋飯,革的是工人鐵飯碗。
國家再也不會管工人的生計,只能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這就是內地城市老百姓對改革最慘痛的認識!
這種情況下,雲城和周邊城市自然缺乏配套產業鏈。
就像能夠生產汽車玻璃的廠子,方圓三百里之內只有雲城玻璃廠一家!
唐平無奈地搖了搖頭:“去找下省城汽車玻璃廠,我們按市場價購買!再去聯繫雲城紅旗玻璃廠談談,我們投資入股引進汽車玻璃生產線!”
紅旗玻璃廠是一家大集體企業,效益很是不錯。
可惜缺乏資金引進新設備,一直上不了規模。
面對三輪汽車廠的投資,還有以後的汽車玻璃訂單,他們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只是購買設備和引進技術都要時間,半年內別指望能有產品供應。
唐平不得不自己建設整條生產線,從玻璃到燈具再到線束……
但是這些都要時間,沒有一年時間不可能完成。
眼看着三輪汽車配件今天少這一種明天少那一種,最後沒辦法只能停產了。
唐平那叫一個惱火啊!
近五千工人啊,停工損失實在太慘重了!
原本還加班的三輪汽車工廠,現在就生產半天。
還好工人都是退伍軍人,紀律性非常高,換成普通人不知道要跑多少人。
沒有活干,唐平就組織起了培訓班,對所有工人進行技能培訓。
焊接、電工、車銑刨……
培訓合格的工人發給集團培訓合格證書,長一級工資。
廠子剛安排好,小賣鋪那邊又出了事。
晚上回家吃飯的時候,李小芳愁眉苦臉道:“老公,這兩天我們小賣鋪被查了好多次,罰了好多錢!”
唐平愣住了:“罰款?那是掛靠街道的門市,怎麼會被罰款?說說看罰了什麼?”
李小芳那叫一個苦惱,從包包裡面掏出好幾張罰款單。
“這張說我們偷逃稅款,罰了五千多!”
“這張說我們投機倒把,罰了兩千多!”
“這張說我們食品質量不合格,罰了五百!”
……
短短三天時間,李小芳遭罰了近一萬,把她心疼的要命。
偷逃稅款這個罰款太冤枉了,他們又不是單位,憑什麼按單位標準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