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香港東風收購利蘭之後,唐平給整個利蘭下達了產品整改命令。
改進產品和開發新產品必須遵循三條原則。
第一條自然是質量對標歐洲產品,尤其是底盤三大件要質量可靠。
第二條是產品價格對標日島產品,必須和日島產品一個價格檔次。
第三條是燃油經濟性對標日島產品,油耗必須低。
秉承這個原則,利蘭巴士已經對產品重新進行了改進,並且補充起了流水線設備。
雲城派遣的培訓人員到達利蘭後,正好參與新流水線的設計布置。
最先進的蒙皮電熱張拉機、側蒙皮打孔自動焊接機、頂蒙皮自動焊接機、六面體合裝胎、整車電泳……
這些工藝設備都是未來國內客車企業的核心設備,提前被唐平引入了國內。
在這些設備加持下,雲城東方客車就是全國最先進的客車企業!
雲城汽車所謂的引進日野產品,就是買點配件回來組裝下,工藝設備投入的資金非常少。
只要客戶看完兩家廠子,用屁股想也知道誰代表着先進!
只是這一下投資,又是幾千萬英榜花了出去,氣的吳夢雲直跺腳:“你在雲城那小地方投資幹嘛?這麼大的客車廠,不是放在深圳也要放在上海啊?”
對此唐平卻有不同看法:“客車靠的是人工,大城市人力太高了,未來將會更高!”
上一世的客車企業,搞好的都是在二線城市。
一線城市那幾家混的都不咋樣!
沒辦法,就像鄭州一個工人月薪三四千,到了上海至少工資翻倍。
一個客車廠好幾千工人,這得增加多少成本?
上一世唐平旗下公司要買客車,去過上海張江一家新成立的客車企業考察。
他們為了節約成本,打着創業奮鬥的口號,簡直把人當牲畜用!
工人每天七點上班,一直干到晚上十二點,第二天正常上班。
生產旺季連續三、四個月天天如此!
唐平去的時候正好是八月最熱的時候,車間溫度高達四十度。
很多工人又在密不透風的車廂內幹活,衣服濕的不停滴水。
客車內明明裝好了空調,但是為了節約成本禁止工人使用。
到了午飯時間,唐平去了食堂吃招待餐。
正好遇到工人和食堂師傅吵架,原因是給的那一兩多米飯根本吃不飽。
一個白菜肉片,一個炒冬瓜,可憐巴巴的一小勺,配上一兩多米飯,這就是工人幹了五個小時體力活後的午餐!
據工人說宿舍就是閑置辦公樓改造的,一間屋睡十幾個人,為了省錢沒有空調。
上海四十多度高溫下沒空調,工人晚上能睡好覺嗎?
只要靠近這些工人,那汗味熏的人要嘔吐,就像唐平當年在深圳打工一樣臭!
這就是資本家嘴裡忽悠的創業奮鬥!
唐平不想壓榨工人的血汗,自然不能將企業放在人工成本高昂的一線城市。
吳夢雲明白原因後也就沒有再提這件事:“我們沒錢了,真的沒錢了,日元再不升值的話,銀行就要提前收貸了!”
別怪銀行不講信譽,香港東風貸款額度實在太高了,已經突破了安全線。
何況香港東風賬戶上存着那麼多日元現金不用,卻要支付貸款利息,實在是浪費。
與其這樣還不如先把貸款還了,等需要的時候重新貸款好了!
好幾家銀行打着這樣的主意,想要提前收貸。
但是吳夢雲一直頂着壓力沒答應,只是現在壓力越來越大,她有點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