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緊湊型核聚變堆!(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許鳴遠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應命道:“單憑特令員吩咐!”

二號首席滿意地點點頭,並問蘇晨:

“蘇晨同志,核動力金屬氮魚雷研發大概需要多久,我讓海軍方面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蘇晨直接說:“二首席,一周!一周之內!核動力金屬氮魚雷必將橫空出世!!”

二號首席大喜:“好,蘇晨同志,我們靜候佳音!!”

==

散會後,蘇晨就馬不停蹄,趕往龍國核軍工集團!

在許鳴遠的全力配合下,蘇晨很快組建了核動力金屬氮魚雷研發團隊!!

在製備現場,蘇晨直接進入工作狀態,他對團隊成員說道:

“各位,大家都知道,現階段,我們採用的核聚變裝置大多都是磁力線閉合的“托卡馬克”聚變裝置。包括核聚變發電站、核聚變發動機等!

但是,“托卡馬克”裝置的“貝塔”係數,也就是等離子體壓強與磁壓強之比非常低,僅有平均約為0.05 ,這就導致等離子能量和密度較低,恐怕無法滿足核動力魚雷的需求!

所以,我們必須開發一種全新的緊湊型核聚變裝置!

這種裝置,我已經提前利用計算機做好了模型,現在直接就可以用納米粒子激光3D打印機進行打印!”

說罷,蘇晨直接啟動納米粒子激光3D打印機!

隨着“隆隆”的打印聲,很快,一部緊湊型核聚變裝置應運而生!!

!!!

“哇塞——真的打印出來了!”

“太強了,特令員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

這半年來,納米顆粒激光3D打印技術經過優化升級,打印效率又有了質的提升!

再加上蘇晨絕頂的建模和材料配比技術,所以打造設備非常之快速。

所有科研人員都好奇地湊近了看!

只見緊湊型核聚變裝置由近似柱形的反應堆外殼、內部超導線圈、外部封壓線圈和兩端的磁鏡線圈、中性束流注入器以及其他輔助的冷卻、供電、控制設備等組成。

它的外殼由內包層和外包層組成,內包

層由 Be、FLiBe 等材料製成,外包層由低活化材料製成。

沿着反應堆外殼的軸線布置的若干組線圈,根據位置和功能分為中間線圈、內部線圈、封壓線圈和磁鏡線圈四類……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場的都是龍國的頂級核軍工專家,經過細看這緊湊型核聚變裝置,也看出不少玄機!

幾乎所有人,都無不拍案叫絕!

“逆天——這設計太精巧了!封壓線圈的半徑大於內部線圈,通電後可以在磁阱外圍再形成一道磁場屏障,使從環狀尖端泄漏的部分離子重新返回磁阱中,阻止等離子體進一步膨脹!完美!”

“簡直是巧奪天工!!磁鏡線圈位於反應堆兩端,通電後形成的磁場可以使從點狀尖端泄漏的部分離子反射回磁阱,從而增加離子在堆腔內的駐留時間,提高發生聚變的概率。神來之筆啊!”

“為了防止線圈過熱,直接將線圈

中的導線直接浸沒在流動的冷卻劑中,以帶走線圈產生的熱量。哈哈,這種設計,夠大膽!”

……

蘇晨聽完了這些評價,心中也大感欣慰 !

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能看懂一些他的設計用意!這就證明,龍國的核軍工科研人員的水平也是相當可以的!

但是,時間緊迫,蘇晨不待大家議論完,便下達了下一步的指令:

“各單位注意!現在開始進行點火!

快——在核聚變反應堆中加熱氘和氚燃料的氣流!

“是——”

團隊成員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按照蘇晨的指令,開始應用緊湊型核聚變裝置進行點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