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啟稟教主,子義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教主海涵。北海太守孔融,才學過人,家學淵源,是孔聖人的第二十代子孫。孔融孔太守一向是聲名在外,深得北海城的百姓愛戴,子義也深受孔太守的恩惠,現我天下教雖然攻下了北海城,教主既沒有捉拿孔太守的家眷,也沒有在北海施行屯田制,我想教主也是欣賞孔太守的為人,子義願意為教主做說客,說服孔融太守歸順我天下教。”
楊墨點了點頭說:“子義,教主我的確是非常欣賞孔融太守的為人,有意想要讓孔融加入我天下教,既然你有心,我就給你這個機會,由你去說服孔融,如果行不通的話,你只要把孔融帶我見本教主就可以,本教主自有辦法讓孔融歸順。”
楊墨對太史慈也是很看重,而且太史慈心裡總是覺得對不起孔融,借這個機會,楊墨也是讓太史慈還了孔融的人情。
關羽和張飛這哥倆,回去稍作商量,關羽率領第一舵攻打樂安郡,張飛則是率領第二舵攻打東萊郡。
由於攻下北海城之後,解決了天下教的缺糧問題,天下教的精兵教友全都是士氣高漲,再加上樂安郡及東萊郡本就防禦力量薄弱,護城河內連水都幾乎沒有,更別提什麼削尖的竹子等。
郡城外連點象樣的防禦措施都沒有,天下教的大軍一到,守城的士兵直接就打開城門投降。
張飛是憋了一身的勁,也沒處使,張飛還想第一個登上城牆的牆頭,讓楊墨為自己記功,立功的機會就這麼溜走了。
不過關羽和張飛始終謹記教主楊墨的吩咐,知道攻下城池只是第一步,關鍵還是要守衛城池,所以兩人攻下郡城之後,命令軍士立刻加修城牆,築設城門樓、雉堞、角樓等結構,在城牆前設置蒺藜、鹿角木、陷馬坑和拒馬槍等,並重新整修護城河,大大的加強了郡城的守衛。
劉備則是不辭辛苦地把之前分配給天下教教友的田地重新收回,按照楊墨的吩咐,把所有的田地劃分為五等,同時對所有天下教的教友按人頭進行登記並分配田地。
在進行推廣屯田制度的同時,劉備也是書寫招賢令,同時還給天下所有的名人志士送去了天下教的邀請函,雖然每天劉備忙的是腳打後腦勺,連睡覺的時間都很少,可是劉備依然是很快樂,過的非常充實,劉備覺得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雖然說天下教的教主是楊墨,可是楊墨更像是一個甩手掌柜,只是在大事上把握一下方向,剩下的所有城池內政工作都是劉備在操持運轉着。
這是時候,青州刺史焦和和北海太守孔融已經各自率領大軍返回青州,雖然說名義上北海太守孔融歸青州刺史焦和管轄,可是在東漢末年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各路諸侯群起爭霸天下,這個時候道理只有一個,誰的拳頭大誰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