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並不覺得自己跟女兒說這些不好,女兒現在已經十一歲,現在不教導女兒這些,難道等女兒日後被別人欺瞞才提嗎?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規矩,本就是擺出來給外面其他人看的,在自家人面前,還擺着一副禮儀大全書的模樣過日子,這樣有什麼滋味?
他們顧家人在外面時,其他人挑不出半點禮儀不妥當之處,回到家關上門是什麼樣子,那就不關別人的事了。
聽着自家娘親給自己談生活道理,顧如玖幾乎要膜拜了。她娘親這樣的,才是女中豪傑呀。
不過要做到在外面風度翩翩,儀態萬千也是不容易的。
“你要記得,在外面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與家族的顏面,所以怎麼講究就怎麼來,可是回到家裡,自然是怎麼舒適怎麼好。”楊氏端起茶輕啜一口,視線掃過兩個兒媳與女兒,“家之所以叫家,就是因為它能讓大家都輕鬆舒適。”
陳氏與胡氏聽懂楊氏話中之意,面上皆露出幾分笑意。作為顧家兒媳婦,她們自從嫁進來後,就與婆母小姑相處和諧,與夫君感情也十分親密。顧家的家風極好,上下皆是一心,所以她們的日子過得非常舒心。
顧如玖摸了摸鼻子,其實這話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做人不要那麼認真,在外面綳夠面子就行了,回到家再玩那套給誰看?”
她總算明白兩位兄長在外風度翩翩,回到家就原形畢露的行為是在哪學的了。
“家人相處時當如此,夫妻相處之道亦然,”楊氏聲音低了幾度,“男人不會喜歡關起門來還滿口規矩的女人,女人也不會喜歡回到家還裝模作樣滿口仁義道德的男人。”
有兩個兒媳婦還在,楊氏不便說得太多,她見好就收,“現在什麼時辰了?”
陳氏正欲回答,聽到門口傳來腳步聲,扭頭朝門口看去,就見顧家父子三人朝屋裡走,他們身後還跟着幾個捧東西的丫鬟。
得知這些東西是聖人讓女官送來的,她們幾人有些好奇,翻看一番後心裡都明白過來,聖人這是藉著尊師重道的名義,給久久送壓驚的東西吧?
顧如玖也沒有想到小皇帝會送一堆東西過來,伸手打開一個小巧的錦盒,裡面裝着一支銀鬢花,樣式十分精緻,正適合未出閣的小姑娘佩戴。
看到銀鬢花,楊氏面色有些奇怪:“陛下這是什麼意思?”不怪她多想,哪有這麼送禮的?
顧長齡拿過女兒手裡的鬢花,放回盒子里:“這花素凈了些,年輕姑娘還是用顏色亮麗的首飾好看。”
顧如玖:……
小皇帝今年才多大,她才多大?老爹是不是想太多了?
顧候夫婦確實有些想太多,晉鞅讓女官帶上那支銀鬢花去顧候府,只是因為這些東西留在他這裡沒什麼用,而他又認為顧家師妹頭髮又黑又亮,戴着一定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