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姑姑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楊氏若是再推辭,那就有些不近人情了,她略思索片刻後,偏頭去看女兒,讓她自己拿主意。
“臣女也有好些日子不曾見到太後,”顧如玖緩緩笑着,“既如此,我便去叨擾姑母幾日。”
“不叨擾,叨擾,太後就盼着您呢。”劉姑姑見顧如玖點了頭,心中一喜,面上的笑容也輕鬆起來。
待顧如玖帶着丫鬟去自己院子收拾行李,劉姑姑才對楊氏道,“奴婢此次來,還有一事想與侯爺與夫人提一提。”
楊氏看了眼不說話的丈夫,知道他礙於自己男子身份不好開口,便仍舊自己出頭道,“姑姑請儘管說。”
“如今陛下的孝期已過,立後一事,便再不能拖延了。”劉姑姑朝楊氏與顧長齡屈膝一禮,“還請侯爺與夫人能同意這門親事。”
一直沒開口的顧長齡說話了:“雖說姻緣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要講究個緣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陛下乃是仁愛之君,我們顧家自然是希望有這樣一位乘龍快婿。只是日後需要互相扶持的是他們年輕人,不是我們這些老輩,所以事情成與不成,也該看看他們小輩的意見。”
顧長齡這話不算委婉,劉姑姑聽明白了他的意思。這門與皇室的親事,他們顧家長輩沒什麼意見,關鍵在於長顏縣主願不願意。
早聽聞顧家疼女兒,但是疼到這個地步還真不多見。若是別人家遇到這種好事,早就點頭答應,哪裡會像顧家這般?
“我去看看久久收拾好沒有,免得讓姑姑久等。”楊氏起身朝劉姑姑笑了笑,轉身往內院走去。
到了女兒居住的院子,楊氏見東西都已經收好了,拉着女兒的手道:“無需顧慮太多,萬事還有我們。”
“母親放心,女兒明白。”顧如玖對楊氏笑了笑,挽住楊氏的手臂,把頭靠在她的肩頭道,“你們對我這麼好,我又怎麼捨得讓你們的好付諸東流?”
楊氏拍了拍她的後背,無聲的笑開。
劉姑姑把顧如玖接進宮後,就去向劉太後復命,然後把顧長齡與楊氏的話,原原本本的講給了周太後聽。
周太後聽完以後不怒反笑,“顧家人就是這種性子,這麼多年,楊氏也沒怎麼變,難怪能教養出久久這樣的丫頭。”說完這些,她對劉姑姑道,“你去把顧家的話說給皇上聽,並且告訴他,看在我跟他的母子情分上,不管他與久久的事情成與不成,都不能因此遷怒於顧家。”
劉姑姑看了周太後一眼,心中無限複雜的情緒最終化為沉默,“奴婢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