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的聲音實在太大,顧如玖想要裝作沒有聽見都不行。
“還有你們今日處處吹捧顧家,不就是因為他們家出了一個皇後嗎?爾等為了前程,竟行此等折腰諂媚之事,實非讀書人之道!”
顧如玖覺得自己最近可能命犯小人,前面剛走了一個言官,現在又跳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讀書人。
顧家招誰惹誰了,躺着也中箭。
第67章
晉鞅沉着臉把手中的茶杯砸在桌子上,發出“嘭”一聲響。他帶久久來這裡是為了重溫美好,讓久久緩解心情的,現在這個胡說八道的讀書人,簡直就是敗興。
昨天言官直諫,消息傳到內宮後,久久看似不在意,但是他又怎麼會看不出,久久還是因為這件事影響了心情?
他還未親政時,太後給他安排了老師,但是這些老師大多心有顧及或者野心勃勃,有人糊弄他,有人刻意討好他,還有人怕擔責任,不敢都說一句,多行一步。這麼多老師中,唯有顧長齡把他當真了一個帝王,也當成了一個學生。該恭敬的地方,顧長齡從未失禮,該嚴厲的時候,顧長齡也沒有因為他是帝王,而睜隻眼閉隻眼。
顧長齡致仕的時候,他是真的不想答應。實際上他也清楚顧長齡做出這個選擇是為了什麼,為了顧家與久久心安,他只能忍痛答應了對方。兩個舅兄也都是有才之輩,只是還缺少閱歷,熬一熬資歷後,必會成為大豐的良臣。
為帝王者,不能一味的相信別人,但也不能時時活在猜忌中。
“陛下,這個讀書人不過是年少輕狂,何必為了他動怒,”顧如玖見他氣成這樣,自己反而氣不起來了,“就算今天沒有他說這種話,明日還有其他人說,不被人說的是庸人,便是金銀也有人嫌棄它們渾身銅臭,更何況顧家遠遠不及金銀來得動人心。”
“你怎可拿自家人跟那等俗物相比?”晉鞅又好氣又好笑,轉頭對坐在鄰桌的顧存璟道,“若不是朕當初堅持求娶久久,岳家也不必遭受如此不白之冤,這是朕的不是。”
鄰桌的龍禁衛暗暗心驚,陛下這是有多信任顧家,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陛下信任微臣一家,乃是顧家滿門的榮幸,豈會是陛下的不是?”顧存璟立刻起身拱手道,“是微臣一家做得還不夠好,才會讓天下人懷疑。但微臣相信日久見人心,今日他們不信顧家的忠心,明日,後日,只要臣等一家忠心不改,總會有全天下人都相信的一天。”
“好,”晉鞅站起身走到顧存璟面前,伸手拍着他的肩膀道,“這話說得好,朕相信史書上必會留下朕與顧家君臣相得的記載。”
“陛下英明!”胡云旗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其他幾個龍禁衛雖然慢了一步,但還是很識趣的表示附議,順便還把皇上的英明與顧家的忠誠都誇了一遍。
且不說顧家壓根就沒有這麼大的野心,就看皇上對皇後愛重的模樣,他們也明白自己該對這事持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