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這也是他看晉鞅最不順眼的一點,堂堂皇帝,在個女人面前小意殷勤,哪還有帝王的威儀與男人的氣魄?

這樣的男人有什麼資格做皇帝,還不如他的孩兒來做。

實際上早在六年前,他就沒有想明白,太後為什麼會選從小到大沒有名士指導的晉鞅為皇帝,而沒有選他的三個兒子。

按理說,他有腿疾,王妃也只是普通世家出身,選他的孩子應該更放心才對。

顧如玖猜得沒錯,老百姓最感興趣的不是皇後與太妃關係好不好,畢竟太後才是皇後的正經婆婆。這男男女女的情愛糾葛,可別兩個女人之間有矛盾有意思多了。

原來瑞王與孫太妃當年還有過那麼一段,這可真是洗刷了大家的認知。

很快就有一些聽朋友說,聽我家二十年前在孫家做過事的七舅老爺說之類的人站出來,他們信誓旦旦的表示,當年孫太妃與瑞王確實有感情,而且感情還非常深厚之類。

什麼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什麼夜夜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那是何等的纏綿悱惻,感動人心。

誰知道瑞王竟如此勢力,竟因為孫氏乃是庶出,而心生猶豫呢?

聽完這個故事後,女人覺得瑞王就是個大渣男,男人覺得瑞王拿不起放不下,既然你瞧不上人家出身,不娶就不娶唄,別人嫁給先帝了,你又覺得人家是瞧不起自己有腿疾,好的壞的都被你說了,你臉這麼大,不如扶搖直上九千里?

是男人壓根干不出這種事啊?

看熱鬧不嫌事大,瑞王被一盆盆的髒水潑來潑去,潑得京城大部分百姓都覺得此人是個大渣男,並且孫太妃之死,肯定跟瑞王脫不了干係?

什麼,你說讓大家拿證據?對不起,聽不見,反正兇手是瑞王就對了!

“哈哈,”聽完外面的那些傳聞,顧如玖眼淚都快笑出來了,“還是群眾有想象力。”

究竟是哪個人才想出瑞王曾經抱着孫太妃香囊嚶嚶哭泣情節的,她不是瑞王,都要覺得瑞王如果聽說這個版本的流言,大概會被氣死。

笑過之後,她又覺得有些替孫太妃感到不值。人生短短几十載,先是錯付芳心給一個心機深沉的男人,然後又嫁給了一個更加不靠譜的男人,然後又死在所愛之人的算計中,實在是……

她想象不到孫太妃究竟對瑞王抱着何等的感情,才會願意為他用盡計謀,甚至不惜跳出來,與晉鞅跟她作對。

孫太妃不傻,不會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更不會不知道,作為太妃只有低調才能有更好的日子過。

可是她偏偏為了瑞王跳出來了,先是利用宮女試探她的性格,又是利用宮女勾引晉鞅,再然後故意裝作鬧鬼想把她引到宮中舊事上,見事情不成,又裝病來拖延去臨安別宮的時間。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