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面就是一些日程表,在學校的課程結束之後,在空閑時間也安排了滿滿的其它課,還精準控制了睡眠時間和一日三餐的時間。
這個箱子雖然不小,但裡面幾乎放滿了廢棄的紙張。
林霽沒再繼續往下翻泛黃的整齊紙張,邊角里像是被撕碎的紙張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她努力拚拼湊湊,最後湊成了幾個完整的紙張。
紙張上面還有很明顯的摺痕。
【媽媽,我已經知道錯了,可不可以不要把我關在房間裡面?您可以打開門嗎?我已經想好了之後的學習計劃了,也會認真跟您道歉的。】
紙張背面用紅色的筆寫了時間:3月1日。
【媽媽,事不過三的,這已經是第三次了,我不喜歡這裡,連燈都沒有。】
3月3日。
這個時候的陶知薇還能夠看出來明顯的孩童思想,甚至還會跟母親開玩笑。
【有人能救救我嗎?我好像要暈過去了……】
3月7日。
這張的字跡寫得歪歪扭扭。
林霽咬住唇,憤怒逐漸變成了難過,她咬住下唇,不敢再往下看,可又不得不看。
她將這些紙張收起來,繼續翻着還有沒有新的碎紙張。
但沒有再出現別的了,她往箱子裡面翻了翻,找到了被摺疊起來的完整的紙張。
【再把你亂七八糟的小紙條從門縫裡面塞出來被別人看見,我就廢了你的手。】
3月10日。
這個字跡跟陶知薇的不一樣,但後面還是有相同的紅色日期。
大概日期是陶知薇標註的。
難道陶知薇真的暈過去了嗎?
在這之後,她是不是又被關進小黑屋了?
可這些都是林霽自己的猜測,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真的還是假的。
再繼續往箱子里翻,是一則病歷——
幽閉空間恐懼症。
[
陶知薇,女,15歲。
精神狀況良好,衣着整潔,能夠正常溝通,但對於電梯、車子等密閉環境會感到恐懼。
SAS,標準分75分,重度焦慮。
SDS,標準分59分,輕度抑鬱。
……
社會性原因:
(1)長期處於黑暗環境,次數頻繁。
(2)性格大變,人際關係減少,缺乏基本溝通。
……
心理原因:
(1)病人本身的長期需求未能達到滿足,逐漸採取迴避模式,加速惡性循環。
(2)思維方式錯誤,總認為自己沒能達到目標,覺得自己努力得不夠。
……
]
林霽認真地閱讀了這則病歷,一下子就意識到陶知薇的幽閉恐懼從何而來了。
怪不得那次電梯故障,陶知薇的反應如此嚴重。
林霽看着就掉下眼淚來,她知道陶家家風嚴厲,但沒想到陶母的教育方式如此過激。
她明明看見了的,最開始的陶知薇也會開玩笑,會在獲獎的作品上自己畫上笑臉,她最初的反省書上還寫了不該帶着家裡的妹妹當眾頂撞長輩。
明明陶知薇也是那麼活潑的女孩子,卻在不堪的教育下,變得冷血又淡漠。
優秀讓她成功坐上高位,也讓她失去了所有有意義的屬於人本身的情緒。
箱子再下面就是無數封反省書和計劃表,字跡都是一樣的。
林霽早已經泣不成聲,想要在心裡無數次罵一罵陶母,可最先湧上來的情緒還是對於陶知薇的心疼。
她終於明白為什麼陶知薇在一開始總是沉默不語,從來不將自己想要的說出口。
她怕自己沒辦法滿足她,所以就選擇委曲求全。
可委曲求全仍然沒能給她想要的結果,她就會將這件痛苦的事情埋在心裡,時間久了,就會徹底爆發。
那天晚上,她被發火的陶知薇嚇哭,她沒能抱住她,反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月湖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