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李三元這邊,無論如何,高晚秋都不會允許對方繼續活下去。
她已經想好了,
等模擬結束後,就徹查科舉舞弊這件事。
不但要將李三元打入詔獄,更是要剝奪蔡昆的功名,並欽點韓子成為本屆科舉的狀元。
她希望能通過這些舉動,
安撫對方。
讓韓子成不再起兵造反。
甚至於,
還要高官厚祿,加以重用!
畢竟從前後這幾次的模擬來看,無論從哪個角度,對方都擁有着王佐之才。
在文治上,能夠提出“以民為本,以法為綱”的治國理念,
在軍事上,用不到七年的時間,便能顛覆大齊的江山社稷。
這樣的人才,
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文武雙全,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這種大才,高晚秋沒道理不重用。
至於說對方會不會拒絕招攬?
高晚秋壓根就沒考慮過,會有這種結果。
在她看來,
韓子成起兵造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科舉落榜這件事,
只要自己妥善處理,給韓子成一個交代,在許以高官厚祿,對方沒道理會拒絕。
......
【昭寧四年,六月,科舉儼然成為了你斂財和鞏固權力的工具,除了斂財之外,你藉此機會進一步擴大了與世家門閥的利益,每次科舉考試前,他都會暗中與各大世家達成交易,確保他們的子弟能夠順利通過考試,甚至獲得高位。】
【相反,對於出身貧困的學子,即便再怎麼才華橫溢,他們的考卷都無法送達皇帝的面前,在批閱時名字直接就會被篡改,根本沒有半點金榜題名的可能性。】
【昭寧五年,憑藉暗中與你的交易,匈奴通過獲取的鐵礦,鍛造出大量武器、鎧甲。】
【同年八月,匈奴大舉入侵南下,女帝高晚秋怒不可赦,發兵三十萬北伐!你心中清楚,匈奴之所以敢南下,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但你對北境百姓被劫掠,以及出動大軍勞民傷財這些事,完全不在乎。】
【昭寧六年,你的貪墨行為愈發猖獗,而且還配合崔德昌打壓異己,編織各樣的罪名,誣陷其他派系的官員。】
【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崔德昌晉陞為尚書省尚書令,半年後,你晉陞為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