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第1186章 番外三十六 歡喜債(十二)(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186章 番外三十六 歡喜債(十二)

易容術是配合換聲術一起用的。

他的聲音完全變了個人。

聽在銀川公主耳中格外的陌生,因為被抱住,一顆心噗通跳的厲害。

還沒有人這麼抱過她。

她用力掙扎,可惜她那點力氣根本掙脫不了蘇陽的桎梏。

遠處有宮女追過來,見到這一幕,不知該做什麼反應好了。

她是荊山公主的心腹宮女,自然知道銀川公主的身份了。

蘇陽什麼身份她不知道,可蘇陽是和趙詡一起來的御花園。

皇上親自帶着逛御花園的還真沒幾個,可見是個寵臣了。

皇上的人調戲皇後的妹妹,宮女覺得自己腦袋不夠用了。

還是非禮勿視吧。

宮女捂着眼睛轉過身,來個眼不見為凈。

銀川公主都沒叫非禮,她一個宮女總不好替她叫。

喊一聲不費多大力氣,只是這嗓子一吼,銀川公主的閨譽可就毀了個乾淨。

只是宮女沒想到,她一轉身,蘇陽就疼的呲牙咧嘴了。

銀川公主掙脫不開,氣急敗壞之下,腳一抬,直接踩在了蘇陽腳背上,狠狠的碾了幾下。

蘇陽疼的額頭一顫一顫的。

“你要不要這麼狠心對我?”蘇陽扯了嘴角道。

銀川公主再掙脫,蘇陽放開她了。

蘇陽看着她道,“下這麼狠的腳,你是想我坐輪椅上娶你嗎?”

銀川公主臉紅脖子粗了,“誰要你娶我了?!”

蘇陽見過她生氣,但還真沒氣到這樣過,臉紅撲撲的,氣很大,兩隻眼睛瞪着他。

蘇陽也不氣惱,就那麼看着她。

他的厚臉皮,自然不懼銀川公主瞪他了。

多看了幾眼,銀川公主自己敗下陣來了。

瀑布那一幕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都快成為她的心理陰影了。

她有婚約在身,唐風要她負責,他又看光了她。

銀川公主覺得自己都能去死一死了。

蘇陽眸中帶笑,“在瀑布那兒,我不小心看光了你,我得對你負責啊。”

“不用你負責!”銀川公主聲音徒然拔高了兩分。

誰要他負責了?!

瀑布處的事又沒人知道。

他不是故意的,她也不是。

這事大家就當作沒有發生過不就行了嗎?!

他甚至一點都不了解她,就要娶她,婚姻大事,豈能這樣兒戲?!

銀川公主要走,蘇陽攔着不讓。

四下無人,跟着的宮女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銀川公主是又急又惱。

她怎麼這麼倒霉啊,躲開嫁給東鄉侯府二少爺來了南臨,結果遇上了唐風。

為了避開唐風躲進宮,結果又被他盯上了。

銀川公主心情是要多鬱悶就有多鬱悶。

蘇陽只覺得有趣極了。

遠處,涼亭里,趙詡在和荊山公主閑聊。

看到蘇陽,銀川公主轉身就跑,他們都看在眼裡的。

銀川公主不認識蘇陽是肯定的。

可不認識怎麼看到他就跑呢?

可憐他們一心撮合,結果才開了個頭,就被一盆冷水給潑了個透心涼。

“這親事還能成嗎?”荊山公主有點擔心。

她的皇妹看到東鄉侯府二少爺那就跟老鼠見了貓似的啊。

趙詡要比荊山公主輕鬆些,“能不能成,還得看蘇陽對銀川公主有多喜歡了。”

那小子,從小就主意多。

他要真喜歡銀川公主,那這親事就不是能成了,而是誰都拆不掉。

“我看他們就很有緣,”趙詡笑道。

“這事我們就當熱鬧看,不過多插手。”

荊山公主嗔了他一眼。

碰到東鄉侯府二少爺,也得他們插的上手吧。

若不是拿東鄉侯府做幌子,在南臨有個尊貴身份能便宜行事,他一準會起疑心。

不過趙詡說的對,撇開東鄉侯府二少爺和北漠公主的身份,他們摒棄偏見,更能看到對方的優點。

銀川公主要走,蘇陽攔着不讓,“這地兒僻靜,我們坐下聊聊。”

“我和你沒話說,”銀川公主氣道。

“你讓開!”

蘇陽還真聽話的讓開了。

只是銀川公主往前走,他跟在身後。

銀川公主回頭瞪他,“你到底想怎麼樣?”

“我去求皇上給我們兩賜婚,”蘇陽搖着玉扇,十分欠揍。

“……你!”

銀川公主快要氣炸肺了。

怎麼她遇到的都是特別招人生氣的人啊?!

她再走。

蘇陽繼續跟着。

“你再跟着我,我喊非禮了!”銀川公主磨牙道。

“……。”

蘇陽手中摺扇在銀川公主腦門上輕敲了下。

笨的可以。

這一喊,直接就把生米煮成熟飯了。

遠處,南臨太子下學了,牽着小皇妹昭寧公主往這邊走。

荊山公主和趙詡成親十一載,給他生了二子一女。

長子周歲就被冊封為了南臨太子,今年正好十歲。

眉眼間酷似趙詡,舉手投足透着尊貴之氣。

女兒昭寧公主剛滿六歲,生的粉雕玉琢,怎麼看怎麼可愛。

次子才兩歲。

南臨皇宮很清凈,荊山公主出嫁後沒多久就懷了身孕,因為她的背後是北漠,當初若非北漠給南梁施壓,趙詡推翻朝廷還不知道要多吃多少苦頭。

那些前朝留下的大臣也不敢逼着趙詡選妃。

皇長子出生後,朝廷也穩固了些後,那些大臣就蠢蠢欲動,想把女兒塞給趙詡了。

趙詡打壓了兩年,被鬧的腦殼疼,就應了那些大臣的意選妃了。

他承諾過荊山公主,選妃不得超過三人。

他把那些逼他選妃的大臣女兒都叫進宮,讓她們互相爭鬥,然後從中選了三位。

那段時間,北漠都城是烏煙瘴氣。

大臣們為了女兒是斗個你死我活,你踩我,我踩他。

趙詡就坐山觀虎鬥,趁機提拔了不少自己的親信。

最後選的三位,都是家世顯赫的世家女兒。

只是如朝臣的意選了妃充入後宮,但進宮半年別說趙詡的面了,就是荊山公主的面也難見着。

那些大臣急了,催皇上開枝散葉,膝下只有太子一人,子嗣太過單薄了。

難聽的話不能說,可大家都擔心啊。

尤其太子一旦病了,大臣們都跟着心肝兒膽顫啊。

萬一太子有什麼好歹,連個繼承皇位的都沒有啊。

可他們要趙詡選妃,趙詡也選了。

沒有他寵幸誰也要大臣拿主意的吧?!

手伸的這麼長,也不怕折了。

那些妃子在宮裡蹉跎了三年,荊山公主懷小公主期間,趙詡也沒進她們寢宮一步。

她們也都死心了,自請離宮。

趙詡是寬厚人,他一直在等這一天。

她們自願離去,他沒有什麼不同意的,念在她們給他擋了三年箭的份上,都冊封為了縣主,准許她們歸家嫁人。

不僅允許她們嫁人,甚至親事定下後,趙詡給她們賜婚。

有她們的先例在,再沒有大臣想不開把女兒往宮裡頭塞了。

這一次只三年放了人,下一次可就未必了。

皇上和皇後鶼鰈情深,太子又身強體壯,聰慧穩重,皇後的地位固若金湯。

他們何苦塞個女兒進宮扎皇後的眼,被太子記恨?

大臣們想開了——

皇宮就格外清冷了。

好在又生了個小皇子,趙相和凌王妃稍稍心安。

他們是不能說讓趙詡納妃這樣的話,他們也怕趙詡膝下子嗣太單薄了啊。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