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五十九章

吉祥大師,一個連村長都要仰仗他通神能力,全碗口村地位最高的人,死成了這副模樣?

“他最常穿這件黑袍,村子里找不到第二個穿這件衣服的人了,而且屍骨上的手鏈,我當初就見他戴過。”

說起手鏈,許佑祺把視線移向在一旁晃蕩的徐正良,見她手腕上也同樣戴着一模一樣的手鏈時,便問:“你手上戴的手鏈幹嘛用的?”

徐正良擡起左手一瞅,說:“這手鏈我們碗口村出身的人都得戴着,就算不是手鏈,也得弄成項鏈掛在脖子上,不信你去大街上走一遭,一抓一大把,沒什麼好稀奇的。”

“為什麼要戴?”

“這是硃砂啊,辟邪用的,戴了百鬼不侵。”

先不管手鏈的事,反正只要能夠確定屍骨是吉祥大師本人就行,許佑祺把從賈卉鳳那裡獲得的訊息完整複述了一遍,聽完齊素也只是皺緊了眉頭,很顯然她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村民們對吉祥大師的前後態度有如此大的差異。

“按照賈卉鳳所說,村民們很有可能將神罰怪罪於他,這才導致他遭遇了如此下場。”

“當時唯有他有能力通神,考慮到後續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有必要再和水神重新交涉,應該也不敢輕易對他下手才是。”

齊素和許佑祺都沉默了,一旁晃悠着的徐正良突然問了一句:“你們認識江吉安不?”

許佑祺一聽這個名字,突然就想起了還有這號人物。

“江吉安,那個巫師?”

齊素一拍手,想起了某些被塵封已久的記憶。

“當年那吉祥大師身邊跟了個小孩,要是還活着,到現在也差不多該七十多歲了。”

“三白眼,長得挺刻薄的。”

“對!”

“那就是他,我們都叫他吉安大師,他年紀也就比村長年紀小一點,村長他老人家都快八十了,我們這硃砂手鏈也是他讓戴的。”

許佑祺一聽,也就明白了個大概,或許從一開始吉祥大師就知道水神不是真正的水神,而是惡鬼,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他親自將惡鬼奉上了神位,又怕遭到毒手所以偷偷給自己戴了硃砂手鏈,直到後來江吉安繼承了他的衣缽,就讓所有人都戴上了硃砂手鏈,免遭惡鬼的侵擾。

許佑祺有一個大膽的猜測:“那麽會不會村民們將神罰怪罪于吉祥大師,而江吉安本人為了自保,就把吉祥大師給獻祭了?”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江吉安和吉祥大師究竟是什麼關係,或許是父子,或許是師徒,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村民們需要有人能為神罰事件背鍋,那麽江吉安作為吉祥大師的同夥,自然也是逃不掉的,但是以江吉安他本人現在過得還挺滋潤的情況來看,吉祥大師的死應該和他脫不了關係,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他自保的手段。

“先不糾結江吉安,我們現在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村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只是單純的害怕靈魂告密,那麽只需要像現在這樣蒙眼割舌就行,沒必要將靈魂完全禁錮。”

聽着二人對話的徐正良插了一句:“恨他唄,要讓他不得好死。”

許佑祺覺得還是得先從吉祥大師的死亡開始去捋。

為什麼他會死?他的死是偶然還是必然?然而不論是偶然還是必然,村民們為什麼會決定以這種方式去處理他的屍體這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把這些因給捋順了,那麽就能夠順藤摸瓜找到果。

“他被打得挺慘的,那麽在他臨死前必然會生出強烈的憎恨,畢竟曾經那麽德高望重的人,輕易就被人踐踏成了過街老鼠,他肯定會想,明明是因為祭典被外人給破壞了,所以才導致了神罰,為什麼最後卻怪罪於他。”

齊素非常同意這個說法:“靈魂也有意識,被長長久久地囚困在那裡,憎恨必然會只增不減。”

“如果憎恨是糧食呢?”

此前她們思考的方向一直都是村民們利用了某種方法將水神囚禁,然後將惡鬼奉上神位供人膜拜,這些思考完全是建立在水神真實存在的基礎之上,所以才有了載體和封印的假設。

但如果,水神從來就不存在呢?

從一開始,她們就沒人真正地見過水神,就算是過去的齊素和許芳舒也不曾見過,堅信水神真實存在的只有周聞一個人,而她早在那麽多年以前就已經死了,她即便到今天還活着,也沒有辦法拿出來一個能夠證實水神確實存在的證據,單方面口頭說明還不足以令人信服,而惡鬼的存在,許佑祺和周續是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水神從一開始並不存在,一切都是惡鬼在作祟,那麽吉祥大師作為營養供體被禁錮就變得合理了。

鬼也有等級和強弱之分,她並不認為最初吉祥大師帶來的鬼從一開始就強大,所以他很有可能是借神之名來養鬼,一開始的小鬼通過一些微小的助力讓碗口村的村民們相信了水神的存在,然後才開始供奉和獻祭,小鬼也因此獲得了能量,長時間的人鬼交易促使它成長為強大的惡鬼,直到十幾年後被人破壞了祭典,盛怒之下降下了災禍詛咒。

就結果來看,詛咒波及的人數眾多,可覆蓋的範圍極廣,延續的時間跨度也很大,這必然是需要消耗巨大能量才能夠完成的,如果五十八年前的惡鬼因為詛咒而變得虛弱了,那麽一個靈魂產生的源源不斷的憎恨,對急切需要能量的惡鬼來說,怎麼就算不上是最好的糧食呢?

將這個設想表達了之後,齊素聽了同樣覺得不無道理,但真相是否真的就是如此,她們也沒有辦法去考證,只能盲人摸象一樣地盲猜。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