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12章

和惠帝頓了半會兒,問她,“後面是什麼?逸之,你可記得?”

“不如飲美酒,被服執與素。”

“不如飲美酒,被服執與素。”和惠帝幽幽然,帶了幾分冷漠,“夏卿真是好記性。”

皇帝對夏雲鶴的猜忌並非心血來潮,夏家勢力隱於大楚各個角落,本就是一種潛在威脅。即使收了夏家財權,仍令和惠帝坐卧難安,他需要一個準確的答案。

和惠帝審視着她,緩緩開口,“逸之可知天下第一聰明人是誰?”

夏雲鶴斂眉低目,“自然是陛下。”

皇帝又笑了,掩唇咳嗽幾聲,“天底下第一聰明人,當屬李子靜。他當年在芷山寺開壇講學,朕有幸去聽過,朕記得當時芷山寺紅燭檀香,煙火繚繞,聽眾人山人海,和尚、樵夫、老農,甚至閨閣女子也去聽,所謂滿城空巷,不過如是。”

“從三皇講到儒釋道,從日月山川講到因勢象形,囊括天地,包羅萬物,着實令朕大開眼界。”

皇帝知道李子靜是夏雲鶴的老師,在他心裡,夏雲鶴天然繼承了李子靜部分思想。

這一點,誰也無法辯駁。

夏雲鶴伏在地上,不發一言,皇帝在懷疑她,良久,夏雲鶴才嚅囁着唇說道,“臣生得晚,不曾見過陛下說的這些。李先生為臣師時,只給臣講了四書與詩,不曾講過其他。”

“沒有?朕看你膽大妄為、藐視皇家的做派,頗有李松遺風?”

她心中咯噔一聲,身子伏得更低,辯解道,“這一個月來,臣一直待在家中,外面有兵士把守,臣不曾見一人,也不曾與一人說話,哪裡敢藐視皇家?”

和惠帝呵呵笑了兩聲,“你在昭獄中,與溫朔川說了什麼,以為朕不知道嗎?”

“朕看李松是天下第一聰明人,你夏逸之當屬天下第二聰明人,嬌縱妄為,還敢算計到朕的頭上來,反了你的膽子!”

和惠帝重重咳嗽兩聲,罵道,“先帝將夏家遷往江南,又去了爵,等到你父親,只任夜不收統領,所以你對朕懷恨在心,是不是!”

“臣,沒有。”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