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作詩(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9章 作詩

涼亭周圍掛着絹紗,婢女先對守在亭外的一個嬤嬤稟報,嬤嬤讓她們等一會兒,得了應允後才掀開帘子讓孟椒進去。

裡面坐滿了人,中間是一張紅木雕花圓桌,上面用青花高腳盤擺放着瓜果點心和茶具。

為首的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婦人,穿了身紫色福紋刺繡鑲領赤金花卉紋樣緞面寬袖褙子,深紅撒花緞面褶裙,薑黃雲紋為邊,花白頭髮全都盤了起來,左右各插一支累絲嵌寶石金簪、鎏金穿花戲珠金簪、掐絲蝙蝠紋珊瑚釵,正上方是如意紋白玉鑲瑪瑙梳,耳邊各佩戴了三個葫蘆形金耳環,頸上是一串明珠碧玉吊墜。

坐在她右邊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婦人,穿着正綠芙蓉紋刺繡綢緞褙子和青色纏枝牡丹紋百褶裙,頭戴金絲八寶攢珠簪和海棠飛蝶掛珠釵,項上赤金盤璃瓔珞圈。兩手各戴一隻碧玉手鐲。

另一邊的婦人年紀約莫大一些,看着有四五十歲了,穿着縷金百蝶穿花大紅緞面褙子和翡翠撒花縐裙,裙邊系著豆綠宮絛比目如意蝠紋佩,頭戴金鑲玉蜻蜓簪和珍珠珊瑚排珠釵。

這三人坐在亭中間的圓木桌旁,另外六位婦人依次坐在涼亭的坐凳上,也都十分富貴打扮。

但尊卑立現。

除此之外,還有五位年輕的少女或站或立。

周圍擺放着幾盆冰,涼絲絲的,並不覺得熱。

孟椒打量其他人的時候,涼亭里的人也在打量她。

女子生得十分貌美,皮膚雪白如玉,眉眼精緻,頭髮全都梳了起來,戴着絹紗珍珠團冠和珍珠排釵,耳飾也是簡簡單單的珍珠。穿着黃羅縐紗窄袖衫和淺紫百褶裙。

身上沒有金玉首飾,但就是這樣略顯寒酸的穿着,在人一進來時,整個亭子里都安靜下來,忍不住看向她。

有種畫里的人走出來的錯覺。

孟椒給上首的老夫人行禮,聲音柔和道:“見過余老夫人,祝老夫人松柏長青,日月長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余老夫人笑,“好好好,快起來。”

余老夫人滿意的看着孟椒,然後對身側的婦人笑道:“好一個標緻的小娘子。”

婦人微笑着點頭。

余老夫人又對孟椒笑着解釋道:“可不是我喚你來的,都是這幾個壞丫頭,幾人突然起了興子作詩,誰也不服誰,聽說今日來了探花郎的娘子,便讓我也把你喊過來,湊湊熱鬧。”

前世孟椒聽到的也是這番話,但她只識得幾個字,作詩是完全不會的,那時她不懂,如實以告,被沈心玥幾人一起鬨,鬧得變成了目無尊長的人。

後面她硬着頭皮胡謅了一首詩,又是被沈心玥幾人好生嘲笑一番,後來這事不知怎麼的就在京都城傳開了,都說探花郎的妻子是個大字不識的粗鄙之人。

謝長安是個極為好臉面的人,因這事,恨不得跟她斷絕關係。

那時的她日夜活在煎熬中,好幾次都想一了百了。

再次聽到這話,孟椒心裡反而平靜下來。

她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對着上首的余老夫人福了福身子,歉疚道:“這恐怕讓幾位小娘子失望了,讓妾身做些針線活可以,作詩實在是難到我了,以往夫君也曾耐心教過我,後來氣得罵我愚笨,再也不敢讓我碰書了。”

余老夫人幾人聽了好笑。

沈心玥原本也在笑,聽到謝長安曾教孟椒識字,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她冷冷盯着孟椒看。

這是她第一次正面看孟椒,和她想象中的鄉下農婦不同,對方長得十分好看,甚至好看得讓她嫉妒。

她忍不住道:“謝娘子何必謙虛,且不說謝探花學識淵博,就我所知,謝娘子的父親和弟弟也都是讀書人,耳濡目染之下,做首詩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吧。”

孟椒一眼就認出了她,沈心玥長着一張圓臉,杏眼小嘴,鼻子略有鈍,皮膚白皙,樣貌不算多出眾,但一笑起來十分親近人模樣。

她今日穿着銀紅撒花穿金綉桃花紋對襟褙子和鵝黃縐紗長裙,頭戴金鑲玉垂肩冠佩以珠花,額前貼着梅花紋紅色花鈿和珍珠。

在幾個少女中,瞧着不是很起眼。

坐在沈心玥旁邊的粉衣女子也跟着起鬨,“就是,謝娘子舉止得體,言談有度,不像是什麼都不懂的粗鄙之人,莫不是看不起我等?今日是祖母的壽宴,還望謝娘子莫掃了興緻。”

又是這樣的話。

前世就是這樣,一來一往,讓她進退兩難。

孟椒咬了咬唇,求救看向上首的余老夫人。

余老夫人笑眯眯點頭,“那你隨便念一首詩湊湊熱鬧,順着這幾個壞丫頭的意思就行了。”

孟椒知道,今日不作首詩是過不去了。

故作無奈看了一圈亭子,見都在看她好戲,愁眉苦臉起來,“那我想一想。”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