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次日卯正, 孟椒就收拾好了,四爺晚她一會兒起來,等孟椒換好衣服, 他已經坐在桌前了。
簡單吃了一些, 出門的時候天還是黑的。
四爺對外面的徐逸道:“去正院那邊說一聲, 今日就不過去了。”
徐逸點頭退了下去。
孟椒猶豫道:“這樣會不會不太好?”
蕭言卿搖頭,“母親應該還未起床, 過去也是白跑一趟。”
孟椒就不說什麼了。
越過西花牆, 出了西角門那裡, 已經停着兩輛青頂油篷馬車。
徐逸跟了上來,孟椒沒帶多少人, 只讓陳霜、花雲和折枝跟着, 蕭言卿帶了徐逸和兩個侍從。
陳霜、花雲和折枝坐在後面馬車上。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往虹橋駛去,到了碼頭時候,外面天蒙蒙亮,蘇琴、郭氏和陳平父子已經來了, 站在三輛馬車旁邊。
有穿着藍色麻衣的搬工幫忙卸東西,蘇琴一眼就看到蕭言卿,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四爺穿着一身雪青色綢子直, 人又高又挺拔,十分顯眼。
他側過身對馬車裡伸出手, 扶着一位着豆綠窄袖長衫和紫色百褶裙的女子下來, 女子戴了薄紗帷帽, 碼頭風大, 輕輕揚起素紗,露出女子精緻的下巴和纖細白嫩的脖頸。
兩人相攜而來。
蘇琴忙迎了上去, 郭氏隨後,母女倆摟在一起,“椒娘。”
蕭言卿見了禮,然後向陳平父子倆走去。
船要開了,來不及說太多的話,孟椒拉着蘇琴郭氏的手,讓她們保重身體,有事寫信給自己。
郭氏笑容滿面,“好着呢,昨個又有人送了一大車的東西,都帶不完。”
孟椒知道,陳霜已經跟她說了。
蘇琴不舍,“這一別也不知道多久才見,娘什麼都不求,只求你們姐弟倆在這邊好好的。”
“會的。”
另一邊陳平喊,“娘,該走了。”
蘇琴紅了眼睛。
目送三人上了船,孟椒和陳平的眼睛也紅了,等船走了一段距離,孟椒才收回目光。
蕭言卿問陳平,“你去哪兒?”
陳平微微緊繃了身子,“跟馬車回景明坊那邊。”
蕭言卿嗯了一聲,“過幾日寒兒會回來,他回太學的時候,你跟他一道,讓他帶你去參加考核。”
陳平乖乖點頭。
蕭言卿看着他與孟椒有幾分相似的臉龐,眉眼柔和了幾分,“有空也可以來家裡陪陪你姐姐。”
陳平輕輕嗯了一聲。
孟椒和蕭言卿重新上了馬車,坐在馬車裡,孟椒摘了帷帽,掀開紗簾的一角往外看,清早的虹橋十分熱鬧,兩邊都是攤販,賣什麼的都有,嘈雜又充滿了人情味。
目光突然在一處頓住,眼裡露出驚訝神色。
她收回視線,扭頭看向旁邊看書的男人,蕭言卿眼尾餘光注意到了,頭也不擡問:“怎麼了?”
孟椒有些不好意思道:“夫君,我想去吃一碗羊肉湯。”
蕭言卿微愣,他從書中擡起頭來,聲音溫和問:“餓了?”
然後想了想道:“那直接去豐月樓。”
“不用。”
孟椒忙道:“我想吃那家的羊肉湯。”
說著手指向窗外不遠處的一個羊肉攤子,攤子不大,旁邊掛着旗子,上面寫“姊妹羊肉店”幾個字,一個壯實高大的婦人收拾碗筷,一個稍微年輕些的在煮羊肉湯,她旁邊還有個蒸籠,賣一些炊餅。
他很敏感,“認識?”
孟椒沒想到他會猜出來,臉上有些意外。
蕭言卿笑笑,“你出門前才喝了一碗粥,吃了兩個豆腐皮包子,三塊山藥糕,怎麼會餓?”
孟椒臉一紅。不過還是道:“有過一面之緣。”
蕭言卿放下手裡的書,對外面的徐逸道:“去那家姊妹羊肉店。”
外面駕車的徐逸雖然疑惑,但還是過去了,將馬車停在旁邊。
孟椒重新戴上帷帽,跟着蕭言卿往攤子那裡走過去。
陳霜花雲也下來了,見兩位主子要吃羊肉湯,跑到前面用帕子擦了擦桌椅。
祝大姐正在洗碗,看來了一群穿着富貴的人,忙擦乾淨手跑來招待,“幾位貴客要吃什麼?”
攤子一共四張方桌,已經坐了三桌了。
蕭言卿開口:“六碗羊肉湯吧。”
孟椒選了個位置坐下,蕭言卿坐在她旁邊,對站着的陳霜幾人道:“不必拘禮,也坐下吧。”
陳霜、花雲和折枝膽戰心驚坐下。
徐逸去了另一桌湊合著,還要了兩張炊餅,對祝大姐道:“再送兩碗羊肉湯去給那兩個人。”
祝大姐順着他的視線看向不遠處的馬車,那裡有兩個穿黑衣的年輕男子,忙點頭,“哎。”
羊肉湯很快就上來了,上面放了蔥蒜沫和香料,味道很好。
孟椒背對着煮湯的喬景年,她不知道喬姐姐怎麼突然又跟祝大姐一起開起了羊肉湯攤子,但剛才看喬姐姐的面色,似乎豐潤了不少,人也大方開朗起來,有了幾分前世潑辣的模樣。
孟椒將一碗湯都吃完了,旁邊蕭言卿吃了一半,孟椒將他的碗挪過來,剩下的都吃了。
蕭言卿愣了愣,壓下心裡的柔軟,溫柔着聲音道:“若是喜歡,以後再來吃。”
孟椒笑着說好。
又有客人來了,喬景年給人拿了兩個炊餅,看到那群富貴人離開,忍不住抽空多看了兩眼。
她的眼睛直直看向那個重新戴上帷帽的女子,總覺得背影熟悉,好像在哪裡見過。
祝大姐喜滋滋走過來,大聲道:“咱們遇到貴人了,給了足足五兩銀子呢,說是他們家夫人誇咱家的羊肉湯好吃。”
這話一落,旁邊的行人都扭過頭來看,還有幾個走過來也要了一碗羊肉湯,想嘗嘗貴人都誇的羊肉湯有多好吃。
回到蕭府,蕭言卿去了前院書房,孟椒帶着陳霜幾個往正院走去。
老夫人在堂屋,婢女直接挑開帘子讓她進去,剛進屋,就聽到裡面傳來說說笑笑的聲音。
蕭老夫人看到她過來了,笑着招招手,“快過來坐。”
孟椒上前行了禮,然後坐在范氏下首,對面是王氏和葛氏,王氏臉上掛着笑,瞧不出什麼不高興的樣子。
昨日陳霜說因為三爺帶回來一個女子,三房吵了一架,應該是和好了。
蕭老夫人將旁邊小几上裝着蜜棗的描金花碟遞給楊嬤嬤,“是老五媳婦從家裡帶過來的,你也嘗嘗,怪甜嘴的。”
王氏聽了捂着帕子打趣,“娘真是喜新厭舊,老四媳婦一來,什麼好的都緊着她。”
楊嬤嬤笑眯眯將碟子端到孟椒手邊,孟椒這會兒撐的很,但還是吃了一個,厚實的棗肉外面裹着一層蜜,確實有些甜了,不過當個零嘴吃挺好的。
蕭老夫人被逗笑了,“好生小氣,一碟棗子也拿出來說事,想要吃明日讓老五媳婦給你買一大籮筐。”
王氏一本正經道:“不是娘送的,我可不吃。”
“你個潑皮,凈知道折騰我。”
雖是這麼說,但蕭老夫人笑得更開心了。
范氏和葛氏也陪着笑。
笑完,蕭老夫人才想起什麼,問孟椒父母什麼時候走的。
孟椒笑着說:“我們剛到碼頭,還沒說上兩句話,船就要開了。”
對老夫人,孟椒還是很感激的,昨日老夫人雖然沒去景明坊那邊,但讓范氏和楊嬤嬤走了一趟,送了不少東西,也算是給足了尊重。
蕭老夫人點點頭,“這裡距離廬州還是太遠了,路上要吃不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