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河新種的藥草到底還是成熟了。任憑那些鄉親再是不相信,這就是事實。而更讓這些鄉親沒辦法接受的是,杜明河再度賺了銀錢,還是多多的銀錢。
這次跟上次養魚不同的是,杜明河的藥草還沒成熟就入了縣老爺的眼。相同的是,縣老爺依然對杜明河寄予厚望,再度大力推進了藥草的種植。想當然的,杜明河這批藥草賣的也很好。
眼看着杜明河再度賺回來白花花的銀錢,鄉親們可謂是後悔的腸子都要青了。早知道今日,他們當時就別懷疑這、懷疑那,只管跟着把藥草種了,如今可不就一樣能有銀錢進賬了?
他們當然也可以跟着縣老爺的步伐,之後再種藥草。可想也知道他們已經耽誤了時機,到時候進賬的銀錢勢必會大打折扣,比不上杜明河這第一批的價錢高了……
越想越後悔,一眾人不由就開始遷怒了。這次倒不是遷怒杜明河,而是遷怒了杜大娘。
當初可是杜大娘信誓旦旦的篤定杜明河在騙人的。要不是看杜大娘是杜明河的親娘,相信杜大娘極其的了解杜明河,他們哪裡會越走越偏,直接拐進了陰溝里?
存着諸多埋怨,就有人找上了杜大娘。
突然被算賬,杜大娘大呼冤枉。明明她也是跟着一起喊的,最開始起頭的人不是她、不是她!
然而不管杜大娘怎麼解釋,就是沒有人認可她的說辭。反之,一眾鄉親只恨不得杜大娘將他們“損失”的銀錢補回來,又哪裡肯輕易罷休?
於是乎,杜大娘就這樣成為了眾矢之的。
眼看家裡一日比一日吵鬧,杜明海再度躲了出去。他馬上就要科考了,經不住任何的波折和折騰。
杜大嫂也想躲出去,理由都想好了,就是陪着杜明海去科考。有她在,肯定能更好的照顧杜明海,確保杜明海後顧無憂。
但是,杜大娘不答應。杜家其他人也不答應。
杜大娘自然不答應。她眼下正發愁,處處被人為難,需要杜大嫂在一旁助力,怎麼可能這個時候讓杜大嫂離家?
杜家其他人的想法就更直接了。多一個人出門,需要花的銀錢只會更多。杜明海一個人讀書科考花家裡的銀錢已經夠多了,實在沒必要再讓杜大嫂分走更多的開支。
最終,杜大嫂就只能無可奈何的留在了朗日村。與此同時,她對杜大娘、乃至整個杜家的怨懟和不滿,也日益劇增。
杜家當然是不可能補給那些鄉親所謂的“損失”的,這一鬧騰就沒完沒了,也徹底將杜家推到了不少鄉親的對立面。
杜大娘氣急之下,也不是沒有去找過杜明河站出來,為她說幾句好話。
可她還沒見到杜明河,就被梅若蘭給攔住了。
還有梅屠夫,時不時就拿警告的眼神瞪着她。杜大嫂膽子小,哪裡敢繼續去梅家惹事?
再然後,杜大娘的日子也過得極其不順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