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災民安排(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35章 災民安排

陳安安接下來把隊里傷員都處理了遍,等她處理完的時候都已經過去四五個小時。

大雨已經停了下來。

小米粥已經熬好了,每個人的水壺裡灌了一壺。

陳安安也得到了一壺,是小同志專門給她送來的。

由於陳安安的治療及時得當,很多人現在處境都已經好了很多。

有一些斷胳膊斷腿兒,全都已經包紮上,甚至接好了骨頭。

不少人都是感激陳安安的,這會兒缺醫少葯,路上大家都疼的要死。

有了陳安安的這一下,不管好不好,總覺得比剛才輕了不少。

陳安安喝了熱乎乎的米湯,感覺自己暈暈的頭好多了。

雨停了,大家繼續趕路,終於在第二天早上之前趕到了縣裡。

傷員全部都送到了醫院,而剩下的這一些災民全部被安置到了縣裡的圖書館,招待所還有學校。

雖然縣城小,但是總要安置這些災民。

很多人就地打地鋪。

陳安安沒去招待所,她是傅淮安的媳婦兒,在這裡必須發揚風格,高風亮節,這是必須做到的。

無論她有沒有因為傅淮安受益,都必須做出表率作用,尤其是災民當前。

所以招待所的位置全都讓給了有需要的老弱婦孺,而她和其他災民一樣,被安排到了圖書館。

縣圖書館的1樓大廳里就成了安置他們的地方,大廳的地下全沒的是水泥地,所以基本上鋪一床褥子就能席地而卧。

這一次遭災的群眾差不多有3000多口人。

旁邊因此受災遷移的群眾加在一塊兒差不多有7000人,也就是說1000人需要得到安置。

陳安安他們這些只是安置了一部分。

陳安安和其他災民一樣,一人被發了一條褥子,一條棉被,然後就安置到了圖書館。

這會兒她和傅明月還有傅老太太縮在角落裡,以家為單位,他們聚集在一起,這會兒想分開也分不開。

三條褥子鋪在一塊兒,形成了一個大通鋪,三個人坐在鋪上。

傅淮安自從離開就沒有出現過,沒時間和他們打招呼。

好巧不巧,在他們隔壁的就是上一次陳安安給接生的產婦他們一家子。

產婦這會兒躺在肚子上,身上蓋了一條被子,面色蠟黃蒼白的直哆嗦。

雖然躺着懷裡還抱着個小嬰兒。

那孩子老是在哭哭生病,不響亮,但是就是像小貓一樣的嗚咽聲,依然是哼哼唧唧了一晚上。

陳安安在一旁聽着,總感覺這孩子似乎不太好。

理論上是應該送到縣醫院去檢查一下,也不知道為啥產婦居然沒有去招待所。

按理來說,像她這樣的產婦和剛出生的嬰兒應該安排到那裡。

女人身旁只有三個小丫頭,而老太太和男人基本上都不在這裡。

只有到了吃飯的時候才會回來。

這會兒政府救助災民,所以一天管兩頓飯,三頓飯實在是管不起。

早上10點一頓飯,下午3點一頓飯,基本上都是玉米麵糊糊或者是白面拌湯。

會一人發一個玉米面饅頭,有時候會有點兒鹹菜絲。

這會兒可沒人挑剔,畢竟他們現在災民,政府管吃的已經算是妥善安置。

其實這些飯菜比自己家的好多了很多,人家連這個都吃不起。

到了吃飯的點兒。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