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便由十四福晉扶着,攜着胤禎的嫡子往飯廳走去。
一時用了午飯,胤禛飯後有事自出去了,眾女眷又陪德妃談笑了幾句。德妃死保養得當,到底年紀大了,未免精神不濟,在座的無不是人精,自然看出來了,紛紛勸德妃歇息片刻。
德妃也有些倦了,吩咐宮女們好生照看各位主子,自個則在烏喇那拉氏和十四福晉的伺候下歇下,眾人移到偏殿歇息不提。
待德妃一覺醒來,已是未時將闌。
烏喇那拉氏自和十三福晉兆佳氏、十四福晉完顏氏去了裡間,伺候德妃起身。待德妃梳妝打扮完畢,換上妃子朝服禮冠出來,已是申時過半。
德妃由兩個媳婦扶着,看了看天色,道:“時辰也不早了,咱們起身吧。”
眾人無不應是,德妃由烏喇那拉氏等人攙扶着踏上小太監的背,上了一頂由八個太監抬着的金頂金黃綉鳳版輿。
一對對龍旌鳳,雉羽夔頭,又有銷金提爐,焚着御香,秋月等人則各自坐上了轎輦,身後則是宮女值事太監等人捧着香珠、綉帕、漱盂、拂塵等類,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往乾清宮而去。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千叟(二)
收費章節(8點)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千叟(二)
千叟宴的由來原是康熙為顯示其治國有方,太平盛世,並表示對老人的關懷與尊敬。而此次設宴的由頭是為天下太平,民生富庶。
秋月坐在轎內,透過轎簾一角,只見御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雖熱鬧非凡,人影往來,卻靜悄悄無人咳嗽。
秋月看着這花彩繽紛的皇宮,不覺微微嘆氣:不管是怎樣的老人,都希望晚年兒孫滿堂,也都喜歡熱鬧。
然,處處雖熱鬧,秋月此刻卻有一種熱鬧都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之感。
畢竟大清早就起身往宮裡趕,比平時早起一個時辰。後又在永和宮勞心勞力的,而一身朝服禮冠,沉沉的壓在身上,她素來就身子弱,又正值數九寒冬,此刻不免有些心口微喘,頭暈目眩之感。
只是今兒是康熙的大好日子,福惠病了不能來,她也只能強撐着,打起精神參加康熙的壽誕。
一行人來到乾清宮宴廳時,殿內已是人影交錯,只見殿宇內錦幔高掛,華燈寶燭,香煙繚繞,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
此次設宴招待八旗文武大臣、官員及致仕、退斥人員年六十五歲以上者多達六百八十人。秋月站在殿前,看着人潮,心中頗為不喜。
因德妃的到來,這些大臣命婦們無不下跪行禮,胤禛在人群中見神色淡淡的秋月,對蘇培盛耳語了幾句,蘇培盛點頭領命下去了。
秋月雖不喜這宴會,但十二歲的弘曆確是對這宴會羨慕不已,看着平時文採風流、權利甚大的大臣們紛紛給德妃下跪的場景,弘曆在心裡暗自發憤:終有一天,他也要憑自己的能力,讓這些大臣對自己俯首稱臣。
千叟宴宏大的場面給幼小的弘曆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繼位後,效法其祖父,也舉辦了兩次千叟宴,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行禮問安後,自有宮女太監將秋月等人領到座位上。
秋月才坐定,蘇培盛就不知從人群里哪個地方冒了出來,低聲稟道:“年福晉,爺說這兒太過吵鬧,您若是不喜,可以到乾清宮不遠處的承乾宮偏殿歇息一會,皇上只怕還有一陣才過來呢。”